[1] 高文龙.采空区特高压输电杆塔的稳定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2] 郭文兵, 郑彬.高压线铁塔下放顶煤开采及其安全性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2):267-272 [3]Plashchanskii, L.A.; Artyukh, I.V..Calculating optimum parameters of power supply networks for mine installations[J]., 1990, 8(8):85-90 [4] 郭文兵, 邓喀中.高压输电线铁塔采动损害与保护技术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 2011, 39(1):97-101 [5] 郑彬, 郭文兵, 柴华彬.高压输电线路铁塔下采煤技术的研究[J].现代矿业, 2009, (1):86-89 [6] 查剑锋, 郭广礼, 狄丽娟, 等.高压输电线路下采煤防护措施探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5, 22(1):112-114 [7] 朱世奇.桃园煤矿F2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的三维数值分析[D].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 2006. [8] 张玉卓, 仲惟林, 姚建国.断层影响下地表移动规律的统计和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 1989, (3):23-31 [9] 张华兴, 仲惟林.受断层影响的地表移动计算[J]. . 1995, 20(2): 163-166.[J].煤炭学报, 1995, 20(2):163-166 [10]吴侃, 蔡来良, 陈冉丽等.断层影响下开采沉陷预计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3(4):10-13 [11] 郭文兵, 邓喀中, 白云峰.受断层影响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J]. . 2002, 21(6): 713-715.[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2, 21(6):713-715 [12] 魏好, 邓喀中.受断层影响多煤层条带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 2010, (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