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过刊浏览
期刊征订
广告服务
业务介绍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关于本刊
理事会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栏目介绍
处理流程
全年目录文章
煤炭工程2010 Vol.42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关于煤炭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问题的探讨
刘明芳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1120
)
PDF
(506KB)(
518
)
可视化
一方面是蓬勃发展的物流业正释放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煤炭行业的物流成本多年来一直居于各行业前列。本文将探讨面对着这样的形势,将原来的煤炭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剥离出来,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以此作为煤炭企业新的增值点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进行了战略构思。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滑坡灾害风险分析研究
林经宁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40
)
PDF
(528KB)(
689
)
可视化
摘要:本文对滑坡灾害的风险分析理论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不确定性因素及风险。把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确定为一个动态过程,分别从危险性评价、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和防治工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由此建立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煤矿瓦斯联动报警系统节点设计
吴海龙;孙运强;姚爱琴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1330
)
PDF
(628KB)(
794
)
可视化
根据煤矿生产现状和ZigBee技术的发展,设计了煤矿瓦斯联动报警系统节点。该节点可以独立工作检测周围环境中的瓦斯浓度,一旦超过预设的安全阈值就会通过无线网络通知各个节点发出声光报警,让所有工作人员尽快撤离。经实验证实,该节点工作稳定、安装简便、功耗低,网络性能可靠,非常适用于煤矿安全领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刘店矿岩巷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技术试验
鲁根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1007
)
PDF
(633KB)(
515
)
可视化
刘店煤矿-641m水平主井马头门改用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支护技术后,不仅保证了巷道支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巷道无变形、无浆皮开裂现象,而且显著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期,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煤矿巷道支护工艺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三河尖煤矿深部综采沿空留巷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张周权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50
)
PDF
(570KB)(
554
)
可视化
运用大小结构理论简要分析了控制沿空留巷围岩稳定的关键技术,对三河尖矿深部厚煤层72202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情况和充填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优化沿空留巷支护设计,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在六勒煤矿的应用
李海军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09
)
PDF
(713KB)(
658
)
可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深井煤巷高强高预紧力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伟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586
)
PDF
(781KB)(
455
)
可视化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井巷道尤其煤巷的难支护问题日渐突出。本文基于对协庄煤矿-850水平回采巷道锚杆支护失效原因的分析,分别阐述了高预紧力和高强度锚杆及其配套构件对深井煤巷支护的作用机理,并通过采用BHRB500型高强高预紧力锚杆在-850水平回采巷道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矿压观测表明,巷道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了深井煤巷一次成巷、不再返修的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浅谈工程造价控制的环节
王为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89
)
PDF
(354KB)(
997
)
可视化
本文论述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是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工程施工中实行监理控制;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加强投资控制,并强调经济人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阐明了要注重工程造价控制的各个环节,已达到对项目工程总价的控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大跨距带式转载机中间架截面的优选分析
温建刚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30
)
PDF
(1115KB)(
645
)
可视化
针对大跨距带式转载机机身结构特点和受载状况,通过对机身结构单元——中间架受载后应力及变形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提出中间架合理截面、形状及机身跨距的确定方法和程序,以供设计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千米深部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张文志;邹友峰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94
)
PDF
(637KB)(
385
)
可视化
为了揭示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丰富和发展开采沉陷理论。在分析赵各庄煤层开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皮尔森Ⅲ型函数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Simpson数值积分对Matlab绘图和数据分析功能二次开发,选用实例用该模型进行拟合和理论预测以及模型检验,得出了相应的岩移参数,紧接着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的特点以及开采损害的特殊性。这对研究矿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神东矿区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研究
曹海东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51
)
PDF
(583KB)(
544
)
可视化
阐述了神东矿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及矿井水资源条件,通过富水系数法建立各矿煤炭产量与矿井涌水相关关系,预测各矿未来几年矿井涌水量,用充水系数法计算了采空区积水量,对矿井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矿井水开发利用潜力,提出加大矿井水利用效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矿井水是解决神东矿区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断层带对巷道工程施工影响分析
黄河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79
)
PDF
(1295KB)(
631
)
可视化
本文介绍了刘店-耿皇巷道工程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构造发育情况,利用FLAC3D分析了断层带软岩对巷道工程施工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巷道通过断层带软岩时,最大不平衡力不收敛;围岩产生过大变形,最大位移105 mm,达到塑性区破坏状态。分析结果对巷道工程施工可行性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李家壕煤矿软岩大断面斜井井筒施工技术
杨光荣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595
)
PDF
(643KB)(
568
)
可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局部开采工广保护煤柱对矿井生产系统的影响分析
何荣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41
)
PDF
(621KB)(
367
)
可视化
某煤矿煤炭资源已濒临枯竭,矿井进入生产后期,为有效解放其工业广场下压占的宝贵煤炭资源。本文结合该矿的采矿地质条件,利用现有生产系统,对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进行合理的设计开采,分析了条带开采间隔煤柱的强度,论证开采的安全系数,对井筒、立井绞车房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因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局部开采的影响进行分析预计,既要使其生产系统能正常运转,又要最大程度解放工业广场下压煤。此研究对开采有限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对煤矿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动态信息设计法在采空区永久巷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杨茂林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54
)
PDF
(655KB)(
651
)
可视化
本文以汾西矿业集团曙光煤矿井底车场部分受既有采空区影响的巷道、硐室的支护设计为例,介绍了动态信息设计法在采空区永久巷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情况,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顶板松散、巷道变形量大等问题,可为类似条件下井巷工程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矿用带式输送机使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董天勇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31
)
PDF
(391KB)(
648
)
可视化
矿用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设备,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是最早使用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单位之一。本文根据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对矿用带式输送机在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结合多年的使用经验给出了一些经验对策,以及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皮带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独特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潘三矿C13-1煤层构造软煤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刘明举;孟磊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55
)
PDF
(657KB)(
522
)
可视化
利用钻孔测井曲线,结合井巷工程揭露情况和工作面坑透,对潘三矿构造软煤发育和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查明了潘三矿C13-1煤层构造软煤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南北向推覆作用形成的褶皱顺层滑动对该煤层构造软煤的发育和分布起着主要控制作用,断层及其与和褶皱的叠加是煤层局部构造软煤加厚的主要原因。这些认识对潘三矿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高精度自动对中装置中的研究
吴房胜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74
)
PDF
(565KB)(
482
)
可视化
在全国众多检测计量机构和生产企业中,大量用到自动对中装置的检测设备,但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对中连接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计量行业的产品监督的力度。针对如何实施高精度的自动对中,改善联结度不高和手动操作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高精度自动对中装置,并通过边缘检测算法确定图像精确位置。该装置的实现,解决了很多计量检测器件对中精度不高等问题,有效提高了器件的检测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新型散热装置在瓦斯泵运行中的研究与应用
张飞;周连春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74
)
PDF
(324KB)(
372
)
可视化
本文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了瓦斯抽放泵运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结合工作现场瓦斯泵运转的实际情况研制出一种新型散热装置,并阐述了新型散热装置的工作原理,成功地对瓦斯抽放泵运转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进行了有效治理,确保了瓦斯抽放泵的正常运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钻孔压水试验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
范波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84
)
PDF
(574KB)(
520
)
可视化
针对岩体渗透性的研究,钻孔压水试验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了解途径。着重介绍常规压水试验、三段压水试验和交叉孔压水试验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各自特点,总结了不足。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现场测试技术,提高试验精度,简化理论公式,为压水试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淮南矿区塌陷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应用
李亮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09
)
PDF
(977KB)(
513
)
可视化
开采引起的塌陷区的治理规划是各矿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简要介绍了淮南矿区塌陷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结合淮南矿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系统精度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测数据的检验,系统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可以满足决策支持的要求。最后,利用系统对潘谢矿区的塌陷情况进行了计算,为矿区塌陷治理的远景规划提供了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鹤煤五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对策研究
李国峰;李占金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78
)
PDF
(1049KB)(
648
)
可视化
通过对鹤煤五矿三水平轨道下山岩巷返修工程破坏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深部软岩巷道工程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再现了巷道原支护破坏过程,研究了深部破碎围岩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得到了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鹤煤五矿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控制对策——“一体化”耦合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证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鹤煤五矿深部软岩巷道的破坏,为矿区进入深部开采后的安全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3#残煤、4#煤合采顶板分类及来压分析
李洪刚;王志强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83
)
PDF
(450KB)(
394
)
可视化
基于上层残煤与下方整层煤的联合回采进行研究,认为,原有的顶板分类由 于上层煤的回采影响,以及联合回采一次采出厚度的增加,已经不能有效的指导生 产,因此,进行上层残煤,下层整层联合回采的顶板分类研究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力学模型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该回采条件下的直接顶及基本顶的空 间划分,以及在此基础下上覆岩层的结构对工作面的来压显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谈中小型矿井地面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设置问题
陈素玲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36
)
PDF
(378KB)(
456
)
可视化
该文论述了中小型矿井地面建(构)筑物防雷装置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防雷装置设置原则,明确了各类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基于光纤传感器的采场瓦斯监测系统设计
董海波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93
)
PDF
(747KB)(
692
)
可视化
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是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监测瓦斯浓度是预防瓦斯爆炸的重要手段。针对煤矿传统瓦斯检测仪器的缺点及监测数据有线传输组网的不便,设计了一种用于煤矿采场瓦斯含量及分布测量的基于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的光纤检测系统。瓦斯光纤检测快速、准确、稳定的特性。结合先进的ZigBee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对采场瓦斯含量及分布进行实时快速的测量,是准确分析采场瓦斯分布规律、科学预测瓦斯突出、确定有效的通风方式的数据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神经网络技术在矿井瓦斯含量预测中的应用
马玉姣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85
)
PDF
(418KB)(
391
)
可视化
摘要:将瓦斯预测技术与神经网络原理结合,利用Matlab强大的神经网络工具箱,采用BP模型对钱家营矿区域瓦斯含量进行预测。根据对井田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选取了9个反应本矿瓦斯含量的特征指标,用13个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了影响因素与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预测结果能较好的与实际相吻合,神经网络技术可以用来准确预测煤层瓦斯含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井下移动通信的多径分集接收技术研究
姚善化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30
)
PDF
(374KB)(
394
)
可视化
分析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扩频通信的RAKE接收技术特别适用于环境恶劣和复杂的煤矿井下,能减小井下环境条件对通信设备的影响,尤其是能克服多径效应及机电噪声引起的抗干扰能力弱、通信质量差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延迟线组的RAKE接收机硬件结构,并对延迟线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RAKE接收能有效地减小多径衰落的影响,降低误比特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消弧补偿装置在煤矿6kV电网的发展与应用
饶日嵩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698
)
PDF
(546KB)(
427
)
可视化
过大的电容电流一直是煤矿安全的首要问题,而如何消除电容电流带来的危险也是电力系统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煤矿6kV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煤矿6kV电网,现普遍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讨论了目前几种不同的消弧补偿装置原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矿山大型设备更新期预测系统设计与开发
王敏;刘亚静;张云鹏;王晓庆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03
)
PDF
(964KB)(
365
)
可视化
针对矿山大型设备更新期确定难的问题,论文首先阐述了确定矿山设备更新期的依据,然后介绍了采用灰色系统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来建立具有一定普遍性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并且表达了组合模型预测设备更新期的过程,最后表达了利用VC++作为前台开发语言,Access作为后台数据库建立的设备更新期预测系统,且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及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既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又显示了预测趋势,使预测结果更加直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运用于炼焦煤选煤厂的“优选”选煤新工艺探讨
袁永胜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58
)
PDF
(542KB)(
344
)
可视化
本文通过对当前煤炭分选加工利用的现状分析和现有工艺的优缺点。利用笔者多年对选煤工程设计经验基础上,探索出适合炼焦煤选煤厂的优选工艺,笔者通过对优选工艺与其他传统工艺的分析比较,希望和广大选煤工作者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视频监控在煤矿中的应用研究
张文;方飞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66
)
PDF
(641KB)(
562
)
可视化
煤矿的安全生产是各监管和生产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采用FARADAY的FIC8120作为图像捕获以及网络协议处理芯片,设计了一款网络摄像机。在煤矿中引入视频监控系统,有利于各个监督部门实时、远程掌握煤矿的生产状况,并能把视频数据备份在案。该系统对于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采煤机牵引部电伺服系统控制器设计
张子红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84
)
PDF
(465KB)(
523
)
可视化
摘 要:论文采用电流环、转速环、位置环三闭环的控制思想,设计了采煤机牵引部电伺服系统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应用Simulink进行采煤机牵引部电伺服控制系统仿真,并分析了控制系统带载情况下的仿真曲线。结果表明:采用电伺服系统作为采煤机牵引部驱动系统是可行的,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满足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煤尘粒径与最低着火温度的关系研究
张茂增;马尚权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99
)
PDF
(1127KB)(
443
)
可视化
对所采集煤尘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测定了不同粒径范围下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煤尘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同一粒径范围内,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低于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分析了煤尘层着火温度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概念上的区别,并对煤矿防尘工作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大屯孔庄煤矿深部地应力测量研究
马小钧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25
)
PDF
(562KB)(
811
)
可视化
摘要: 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地应力也随之增大。在深井高地应力条件下,会出现一系列的高地应力现象。为了支护设计有的放矢,确保井巷工程稳定,必须了解井田内的地应力分布状况。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必然产生与之对应的力学效应和岩石力学现象。利用套孔应力解除法,对孔庄矿井田深部的地应力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典型的高应力现象,准确地推断出了该区的地应力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钻孔质量及粘液性质对主动式封孔测压效果的影响分析
顾新宇;马尚权;陈开岩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28
)
PDF
(768KB)(
366
)
可视化
本文针对主动式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从钻孔的成孔效果和粘液的黏性两个方面对封孔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在黏液渗流扩散距离超过胶囊长度之前必须保证黏液的黏度达到相应临界值,才能保证测压效果。并将问题转化为在裂隙大小一定条件下配制合适黏度的黏液的问题。为实验室配置合适黏度的粘液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发展创新 把握煤矿设计方向
何国纬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27
)
PDF
(714KB)(
500
)
可视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山西省沁能选煤厂槽仓黄土高边坡治理
张腾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960
)
PDF
(541KB)(
427
)
可视化
山西省沁能选煤厂槽仓黄土高边坡设计高度15.0m,固定放坡1:0.5,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很难满足安全稳定要求。文章尝试先采用钻孔夯扩挤密灰土桩对边坡土体进行改良,经室内土工试验及理论分析计算,证明改良后的的黄土高边坡的土体力学性状得到了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增大,然后再结合锚固和框架格构措施对边坡进行加固。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钻孔夯扩挤密桩对边坡土体进行改良后,再结合锚固和框架格构措施加固黄土高边坡的方法效果良好,且施工方便,节约工程投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HT-L气化炉的煤气化特性研究
马涛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02
)
PDF
(451KB)(
458
)
可视化
详细介绍了国内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T-L粉煤气化炉的气化特点,具有煤种适用广、碳转化率高、对环境污染小及投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对濮阳龙宇的HT-L粉煤气化炉进行特性研究,通过改变气化炉温度,来检验粗煤气中气体成分,数据显示,随着气化炉温度升高,有效气(H2+CO)含量降低,CO2含量有所增加,CH4和HCN含量逐渐减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变压力条件下水介质中瓦斯解吸规律研
袁军伟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785
)
PDF
(344KB)(
343
)
可视化
本文在分析了煤样瓦斯解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菲克扩散定律,建立了变压力条件下水介质中煤芯瓦斯解吸理论方程,并通过解算该方程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考察了该方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利用煤层中缺陷体防治冲击地压的研究分析
田志超
煤炭工程 2010, 42 (
1
): 0-0.
摘要
(
802
)
PDF
(519KB)(
447
)
可视化
地质体中常存在缺陷体,对工程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又会改变自然地质环境,可能引起一些地质缺陷体的恶化,对工程的长期健康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但是也可以利用缺陷体的破坏性降低煤柱的高应力区域,使得煤柱得到安全回采。本文依据开滦集团赵各庄煤矿3137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计算相结合方法,确定煤柱开采的危险区域,利用缺陷体的破坏作用,降低煤柱的应力,使得3137工作面得以安全回收,同时也为解决复杂厚煤层煤柱的安全回采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