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过刊浏览
期刊征订
广告服务
业务介绍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关于本刊
理事会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栏目介绍
处理流程
全年目录文章
煤炭工程2013 Vol.45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中国煤炭市场分析与研究
李瑞峰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3.
摘要
(
438
)
PDF
(612KB)(
1077
)
可视化
文章分析了中国煤炭市场特征和2012年煤炭供需情况,研判了2013年及今后几年煤炭供需关系,提出了调控煤炭总量的重要意义和措施,以及促进煤炭市场中长远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企业、煤炭用户、金融机构等看待今后煤炭市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石槽村煤矿井田划分调整及开拓系统优化
杨勇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4-6.
摘要
(
445
)
PDF
(576KB)(
917
)
可视化
根据石槽村煤矿及相邻的梅花井和红柳煤矿井田划分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相邻的梅花井和红柳两个矿井开拓开采系统,穿越较大断层的技术制约及经济不合理性,优化了石槽村煤矿井田划分及开拓开采系统,实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煤矿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
赵大鹏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7-9.
摘要
(
1106
)
PDF
(453KB)(
608
)
可视化
针对当前爆炸材料库设计中炸药和雷管存放形式选择随意性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确定了根据爆炸材料库的容量选择设计形式的基本原则,并对当前煤矿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为井下爆炸材料库设计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缓斜及近水平煤层下部车场线路的改进设计
陈继刚,王刚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0-11.
摘要
(
497
)
PDF
(329KB)(
540
)
可视化
结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中关于斜面交岔点线路的设计方法,以《自然高差 与斜面双轨中心距的关系》和《斜面交岔点线路的改进设计》中的结论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在煤层倾角较小情况下的车场设计。最终完善整个交岔点的设计,给设计工程人员带来了便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许厂煤矿矸石置换充填开采模式研究
张新国,江兴元,江宁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2-14.
摘要
(
390
)
PDF
(629KB)(
528
)
可视化
针对许厂煤矿面临的村庄建筑物下压煤、矿井上下矸石大量堆积等问题,提出了在煤柱中掘进巷道并利用矸石回填以置换开采出部分条带煤柱的新技术。在条带开采后所留设得大煤柱中集中布置2条宽4.0m、高5.0m得矸石充填巷,巷间煤柱宽4.0m,利用井下产生的矸石对该巷道进行回填。通过对充填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测得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0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17mm;配合地表运动监测分析得出,地表下沉效果不明显,可保证地表建筑物的变形在I级变形之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高水压下围岩与竖井井壁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
罗晓青,周晓敏,梁生芳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5-18.
摘要
(
596
)
PDF
(615KB)(
767
)
可视化
以研究孔隙型含水岩层为条件,基于流固耦合原理,采用Comsol软件地球模块,建立了考虑一定围岩范围和深埋高水压岩层的平面应变井筒井壁力学分析数值模型,首先就基本数值模型的应力场和位移场与“包神公式”的解析分析公式进行了对比和相互的正确性验证;然后进一步研究了井壁外侧的水压力、井壁混凝土与围岩的剪切刚度比、开挖和支护的时间效应、锚杆等因素对围岩与井壁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图形化直观揭示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变化的真实规律,为高水压基岩段井壁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井下回风排热在矿井降温工程中的应用
蒋正君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9-21.
摘要
(
470
)
PDF
(508KB)(
508
)
可视化
矿井降温系统有地面集中式、井下集中式和地面井下联合式三种,而对井下集中式矿井降温系统难点在于井下冷凝热的排放问题,一般有利用矿井涌水排热和利用回风排热两种方式,基于利用矿井涌水排热又限于矿井涌水量充足的矿井的局限性,重点研究了利用回风排热的方式,提出利用回风排热的井下冷却站的三种不同形式。该方式应用于张小楼深井降温系统,运行效果良好,表明井下集中式矿井降温系统利用回风排热的方式排热,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唐山矿业分公司选煤厂浮选系统改造可行性分析
李海军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22-23.
摘要
(
539
)
PDF
(487KB)(
1068
)
可视化
针对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选煤厂浮选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煤泥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对浮选系统改造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XJM-(K)S型浮选机的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磁西矿超千米深井建井期间排水系统设计
杨本生,赵利涛,邵文通,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24-26.
摘要
(
544
)
PDF
(517KB)(
776
)
可视化
鉴于磁西超千米深井排水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为确保磁西超千米深井能够如期完成建设并正常投产,根据该矿副井深度和-1150m水平涌水量,提出两种排水方案。方案一,采用一级排水方式,直接从-1150m水平将水排至地面;方案二,采用二级排水方式,将水从-1150m水平排至风井井筒-500m水平腰泵房内,之后接力将水排至地面。经过多方调研国内大容量、高扬程水泵的生产情况以及分析该矿副井深度大、排水困难、涌水量大、开采技术难点多等特点,比较两种排水方式,最后得出:副井确定采用二级排水方式是切实可行的,并经过选型计算由水泵的扬程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计算出的水泵工况点、工况点效率、水泵和排水管路各参数均能满足要求。最终磁西超千米矿井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解决了排水问题,确保了矿井排水装置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地运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关于加强矿山救护大队救援装备建设的探讨
马强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27-28.
摘要
(
410
)
PDF
(411KB)(
621
)
可视化
文章对目前国内矿山救护大队基本装备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除救护大队基本装备以外,各个救护大队应该根据服务区域内矿山灾害事故特点配备一些大型、特殊的装备,以便满足目前矿山救护的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麻家梁煤矿复合型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有喜,赵杰,行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29-31.
摘要
(
665
)
PDF
(939KB)(
796
)
可视化
复合型软岩巷道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支护,巷道经常出现顶板下沉脱落、两帮收缩、底板鼓起等变形破坏现象,变形破坏严重时,巷道甚至无法使用,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本文基于麻家梁矿中央水仓施工过程中揭露出来的泥岩、碳质泥岩呈现大变形、难支护的特点,通过对麻家梁矿中央水仓巷道破坏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先采用常规锚网索喷支护,然后增加钢筋混凝土浇筑,同时对巷道底板采用钢筋加混凝土铺底的联合支护技术。现场实践表明,该支护方案满足软岩巷道对支护刚度和强度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螺杆定向纠偏技术在新庄矿超深冻结孔施工中的应用
夏保海,孙建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32-34.
摘要
(
375
)
PDF
(482KB)(
864
)
可视化
超深冻结孔凿孔过程中受钻进深度、地层性质和钻井技术工艺的影响,常出现由于偏斜过大、偏向难以控制等情况使钻孔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新庄矿副立井冻结孔深度908m,通过螺杆定向纠偏技术有效解决了深部地层时偏斜值过大和相邻孔间距过小等问题,钻孔施工质量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为螺杆定向纠偏技术在深厚地层钻孔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大倾角煤层锚网支护巷道沿空护巷技术探索
吕建华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35-36.
摘要
(
479
)
PDF
(715KB)(
652
)
可视化
摘要 针对大倾角煤层锚网支护回采巷道受采动影响出现护巷煤礅片帮、眼子封堵不严、顶板易冒及断面受采动影响后缩小等问题,白腊坪煤矿采取对煤礅进行保护、设置拦矸密集、强化采后眼封堵、加采后眼进行加强支护等措施,实现了有效维护采后巷道的目的。通过在053(7)机尾巷进行沿空护巷的探索,该采后巷道维护后能直接作为下区段回风巷使用,达到了沿空护巷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三软煤层大断面综采开切眼一次成巷支护技术研究
熊苡,崔义,徐进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37-39.
摘要
(
535
)
PDF
(488KB)(
712
)
可视化
鉴于三软岩层中综采工作面支架采用的“边扩边安”安装方式存在的缺点,进行三软岩层综采开切眼大断面一次成巷技术研究。据矿井地质条件和支护理论,创新了锚索和锚杆支护方式,确定合理的切眼断面设计和支护方案,增加了巷道的整体稳定性。实现综采工作面支架的顺利安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井下钻孔重复水力压裂技术应用研究
刘晓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40-42.
摘要
(
403
)
PDF
(644KB)(
749
)
可视化
我国煤矿煤层透气性系数低、抽采难度大,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水力压裂因其增透效果显著,被广泛使用,但井下钻孔水力压裂存在压裂裂缝类型单一、压裂钻孔抽采寿命短、不均衡,易垮塌、堵塞,后期裂缝导流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改进完善已有井下水力压裂技术,本文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引入石油开采领域的重复压裂技术,尝试探讨了井下钻孔重复压裂的原理、类型及裂隙体系的形成,并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新型PD材料在赵庄煤业瓦斯抽采中的应用
张连军,常刚政,林柏泉,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43-45.
摘要
(
487
)
PDF
(506KB)(
1332
)
可视化
钻孔密封一直是制约瓦斯抽采的难题,经历了水泥砂浆,常规聚氨酯到无极材料的过程。PD材料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封孔的工艺,开发出的新型密封材料,既有水泥砂浆的可渗透性、致密性,又具备聚氨酯材料的膨胀性,较好的解决了当前瓦斯抽采中难题。现场实验发现,水泥材料、聚氨酯材料在封孔的开始阶段有不错的效果,但是抗衰减性较差。尤其在15天后,浓度大幅下降。另外,研究也指出,现场封孔时,可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当用于短期的临时封孔可采用聚氨酯材料,当用于长期的抽采,建议采用PD材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王洼选煤厂大厚度黄土场地DDC桩复合地基处理的研究
杨国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46-48.
摘要
(
473
)
PDF
(669KB)(
680
)
可视化
大厚度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法若采用预浸水处理法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在宁夏王洼选煤厂分布的黄土层厚度大于70m,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达40多m,经现场对比试验,采用水泥土DDC桩复合地基能满足完全消除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复合地基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CFG桩复合地基在黄土地区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郭成军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49-51.
摘要
(
357
)
PDF
(464KB)(
683
)
可视化
以咸阳市彩虹新苑某高层住宅楼工程为例,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在黄土地区高层建筑地基中的应用,并对CFG桩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实践证明该复合地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极复杂条件下6.5m大采高工作面综采技术研究
王德胜,潘卫东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52-53.
摘要
(
440
)
PDF
(567KB)(
1037
)
可视化
以东庞煤矿为工程背景,针对极复杂煤层起伏变化大、倾角大等技术难点,主要运用了理论分析和技术比较的方法,研究了2612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和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机电设备改造和更改拉架顺序等措施,有效解决了大角度俯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注浆加固措施控制住了大采高工作面仰采过程中的煤壁片帮和冒顶。6.5m高架综采一次采全高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应用技术,为东庞矿三水平煤层夹矸区域的采煤技术应用获得了成功的经验,为东庞矿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内在极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大采高采煤技术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复杂地质构造带回采技术
韩建锋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54-56.
摘要
(
439
)
PDF
(571KB)(
917
)
可视化
寺河矿3303工作面走向长为3621米,倾向长为249.68米,煤层平均厚度为6.4米,倾角1—10°。回采过程中遇建矿以来最大的地质构造,由顶板冲刷、破碎煤、软煤、断层组成的复合地质构造带,沿走向共影响1728.7米,倾向影响50多米。回采过程中软煤带瓦斯涌出量大,频繁超限断电;矸体硬度高,采煤机截割不动;底部松软,顶板破碎,支架失稳倾倒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采取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类似复杂地质构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1.
综采工作面缩面回采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文涛,陆庆刚,张睿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57-59.
摘要
(
531
)
PDF
(541KB)(
573
)
可视化
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煤层常受到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给回采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通过断层等地质构造。本文针对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210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落差为19m断层这一实际情况,为顺利通过该断层,研究采用缩面回采的方式即采取缩短工作面长度,拆除部分液压支架,以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21002工作面采用缩面回采过断层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割煤,提高了煤炭回采率,为煤矿工作面缩面回采技术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为类似条件下的煤层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2.
瓦斯抽放站水环真空磁运行工况分析研究
杨俊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60-62.
摘要
(
501
)
PDF
(428KB)(
622
)
可视化
低浓度瓦斯输送系统阻力较大,瓦斯发电机组会对瓦斯抽放站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基于瓦斯抽采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性,本文对瓦斯电站建成后水环真空泵运行工况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系统压力的措施,论证表明只要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低浓度瓦斯发电站的建设不会对瓦斯抽采站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3.
大倾角急倾斜煤层放顶煤工作面瓦斯灾害防治的研究
王继龙,时永刚,张英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63-65.
摘要
(
535
)
PDF
(524KB)(
577
)
可视化
本文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从安全生产的工作理念出发,认真分析总结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工作面倾角大、地质条件复杂、瓦斯突出严重等情况,对比分析决定了相应的采煤方法及生产工艺。针对开采过程中瓦斯突出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以后解决类似难题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惰气灭火技术在高瓦斯矿综放工作面火灾治理中的应用
周春山,迟克勇,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66-68.
摘要
(
441
)
PDF
(523KB)(
672
)
可视化
针对余吾煤业N1203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采煤机切割岩石产生火花并点燃局部积聚瓦斯引发的矿井火灾事故,结合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的实际,在综合分析火区特点的基础上,实施 “抑爆优先、灭火为主”的治理方案,并详细阐述了采区大面积封堵、地面打钻注浆隔离、注氮和注液态二氧化碳以及火区监测技术。通过实践表明,在采取一定封堵措施后,大流量连续性注入惰性气体可有效降低火区氧气浓度,抑制瓦斯爆炸和熄灭火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5.
唐山矿老塘积水构成分析及其防治技术
刘建平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69-70.
摘要
(
426
)
PDF
(546KB)(
693
)
可视化
为了确保受老塘水威胁的煤炭资源安全开采,根据矿井防治水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结合多年来在防治老塘水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老塘水防治必须在充分分析老塘积水水情,合理留设防水煤柱,准确预测老塘积水范围和积水量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开展探放水工作,并加强在掘进、回采期间,特别是回采期间的监控工作等老塘防治水措施。唐山矿多年开采实践证明,老塘水防治技术可行、可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6.
矿区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
董杰,王赛玉,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71-73.
摘要
(
455
)
PDF
(1201KB)(
648
)
可视化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的迅猛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思索我们的建设方式。本文章探讨了煤炭资源型新农村的特点,结合邯郸磁县艾口社区的建设,详细介绍了建造中运用的生态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7.
新郑精煤公司煤泥分级作业问题分析与改造
蒋淑玲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74-75.
摘要
(
521
)
PDF
(337KB)(
541
)
可视化
新郑精煤公司采用水力旋流器对原生煤泥进行分级。生产中发现水力旋流器底流中细颗粒煤泥含量大,严重影响后续粗煤泥分选环节的分选效果,增大了粗煤泥产品的脱水难度。新郑精煤公司通过技术改造,采用三产品旋流分级筛替换水力旋流器,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8.
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李国华,任艳芳,徐天发,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76-78.
摘要
(
526
)
PDF
(414KB)(
701
)
可视化
厚松散层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基岩层将发生全部破断,上覆岩层中无法形成完整“三带”,其矿压显现特征与常规埋深煤层工作面存在明显区别。通过对纳一矿316-2上04浅埋深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实测研究,掌握了浅埋深工作面液压支架适应性及矿压显现特征,分析了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来压存在大小周期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实现浅埋深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9.
煤柱承载、分区及接续工作面基本顶力学模型与计算分析
王志强,高洋,丁自伟,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79-82.
摘要
(
411
)
PDF
(631KB)(
670
)
可视化
论文基于煤柱的承载、分区及其对接续工作面基本顶板的支撑特点展开研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克希霍夫定律的基础上,首先给出一侧采空实体煤内支承应力的表达式,结合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对实体煤各区域的划分给出确定准则,并考虑双侧采动条件下留设煤柱尺寸内部存在分区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不同尺寸煤柱接续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用FLAC3D对5m、20m以及80m护巷煤柱的稳定性及相应接续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接续工作面开采时,5m护巷煤柱完全破坏,接续工作面支承应力峰值点偏向采空区一侧;20m护巷煤柱中部存在弹性区,但处于高应力状态,接续工作面支承应力峰值点偏离采空区;80m护巷煤柱中部仍保持原岩应力状态,接续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与首采区相同,即中部出现峰值,向两侧呈对称式衰减。因此,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接续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时,不能忽视与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之间所留设的煤柱尺寸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0.
大采高长工作面支架适应性的矿压规律研究
赵国栋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83-85.
摘要
(
463
)
PDF
(459KB)(
583
)
可视化
本文通过尤洛卡测定纳二矿大采高较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适应性,以及采用“十字测量法”观测回采期巷道围岩变形情况,揭示采场矿压和巷道矿压显现规律,掌握综采面的来压步距、来压强度及开采引起的回采巷道变形情况,为类似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与支架选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1.
整合矿井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侯玮,霍海鹰,田端信,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86-88.
摘要
(
623
)
PDF
(670KB)(
656
)
可视化
针对重组整合矿井总回风巷掘进通过采空区时巷道围岩稳定性差,巷道掘进、支护困难的现状。通过理论分析、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建立了采空区内掘进巷道围岩综合控制技术体系。根据掘进巷道开挖过程中遇到的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巷道掘进前高冒区充填注浆构成人工假顶及掘进时钻孔超前注浆提高围岩强度技术方法,提出了锚杆(索)网与料石墙工字钢砼背板棚联合支护的多层次综合支护技术方法,解决了采空区覆岩强度低、自承结构能力小的围岩控制技术难题。实践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技术有效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对类似条件下的井巷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2.
风沙区采煤沉陷土壤质量演变的时效评价
王新静,杨耀淇,高杨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89-92.
摘要
(
564
)
PDF
(603KB)(
593
)
可视化
利用灰色投影关联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建立了风沙区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演变的时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塌陷一年期为土壤的主要扰动年份,物理性质呈现出未扰动>>塌陷(3a)>塌陷(2a)>塌陷(1a)的趋势,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修复周期从塌陷(1a)开始;化学指标方面呈现出未扰动>>塌陷(1a)>塌陷(2a)的趋势,采煤塌陷对化学性质的负面影响的时长大于物理性质。该方法可以为采煤沉陷地的科学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矿用救生舱在轴向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研究
宋明,葛世荣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93-95.
摘要
(
454
)
PDF
(434KB)(
705
)
可视化
针对煤矿井下用救生舱舱体可能受到轴向撞击的问题,以能量守恒原理为出发点,引入板壳理论与大变形薄壳理论,对舱体在轴向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壳体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撞击初速度、壳体撞击接触力及壳体变形能量与壳体变形位移的理论模型。使用Dytran软件建立了救生舱舱体与刚性墙撞击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救生舱舱体厚度、端部扁球壳深度与舱体耐受轴向撞击载荷能力有较大关系,厚度越大、扁球壳深度越大,舱体承受轴向撞击的能力越大,为煤矿井下救生舱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4.
单相接地故障下高阻抗式消弧线圈运行特性的研究
张丽娟,袁振海,庞宏宇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96-98.
摘要
(
415
)
PDF
(823KB)(
667
)
可视化
高阻抗式消弧线圈是一种由一对反并联晶闸管控制的随调式消弧线圈。为了研究其在配电网中的工作特性,本文主要研究消弧线圈在中性点电压突然升高即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稳态过程,找出影响响应时间和接地残流的因素,为此设计新的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分析证明可提高消弧线圈的响应时间和补偿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5.
华亭煤地下气化与固定床气化指标对比研究
王作棠,王建华,张朋 ,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99-101.
摘要
(
631
)
PDF
(529KB)(
457
)
可视化
摘要:对比分析了空气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条件下华亭煤现场实测所得的地下气化指标与采用综合计算法模拟得到的固定床气化指标。结果表明,固定床气化所得到的高热值气体量(如CH4、CO)大于地下气化所得量,固定床气化碳进入煤气的转化效率要高于地下气碳转化效率。推测地下气化过程中,地下水参与了气化的反应,并导致地下气化所得的氢气量大于固定床气化所得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6.
温度对极低浓度瓦斯氧化影响的研究
崔景坤,石春宇,李盟,等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02-104.
摘要
(
501
)
PDF
(447KB)(
718
)
可视化
摘要:本文实验通过配置浓度为0.75%、0.5%和0.25%的极低浓度甲烷来模拟矿井乏风,使三个浓度的甲烷通过高温炉膛,收集炉膛排除的气体,并对收集气体进行测试,以得到矿井乏风高温氧化的条件和规律。实验通过调整炉膛温度以得到不同温度下极低浓度甲烷的氧化情况。结果表明,甲烷浓度越高则氧化所需的温度越低;甲烷浓度越低,氧化所需的温度越高;根据实验研究得出极低浓度甲烷在锅炉炉膛中应该在750℃左右时即开始被氧化,甲烷浓度逐渐降低,且在800℃左右时能被被完全氧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7.
基于GA-BP网络的掘进工作面风流温度预测的研究
赵鼎成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05-107.
摘要
(
566
)
PDF
(491KB)(
509
)
可视化
以解决矿井掘进工作面风流温度预测的问题为研究目的,采用BP神经网络为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了一种新的掘进工作面风温预测模型,并用Matlab编程实现。通过分析影响掘进工作面风流温度的变化因素,得出,局部通风机入口处湿球温度、风流温度,掘进工作面处湿球温度、掘进巷道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力较大。为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分别对2个工作面的风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精确度高,是求解掘进工作面风温预测模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8.
岐源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孙华峰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08-110.
摘要
(
493
)
PDF
(493KB)(
698
)
可视化
针对岐源选煤厂煤泥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对比絮凝沉降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澄清效果,同时确定出最佳性能的絮凝剂和凝聚剂的配比用量,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洗水闭路循环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9.
一井定向连接三角形最有利形状探讨
崔有祯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11-112.
摘要
(
728
)
PDF
(310KB)(
867
)
可视化
研究一井定向连接三角形最有利形状对提高一井定向精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误差理论建立连接三角形平差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连接三角形最有利形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0.
松软煤层瓦斯抽放高强钻杆的研制及应用
赵万里,李莞歆,路金萍
煤炭工程 2013, 45 (
1
): 113-116.
摘要
(
581
)
PDF
(628KB)(
779
)
可视化
平顶山矿区松软煤层普遍具有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高、突出危险性大、煤层透气性低等特点,松软煤层瓦斯抽放困难成为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针对平顶山矿区松软煤层瓦斯抽放过程中抽放钻杆性能不足,分析了目前应用的螺旋钻杆的工况,对螺旋钻杆的结构、材料、连接方式以及焊接方式进行设计,研制出适合松软煤层瓦斯抽放的螺旋钻杆,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表明,研制的高强度瓦斯抽放钻杆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使用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