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关于本刊
投稿须知
过刊浏览
期刊征订
广告服务
业务介绍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关于本刊
理事会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栏目介绍
处理流程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11
上一期
下一期
装备技术
基于模糊神经元控制的伺服阀控马达速度系统
蒋守勇;李永斌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0
)
PDF
(364KB) (
4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模糊控制与神经元网络结合并引入液压阀控马达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的模糊神经元网络控制策略的阀控马达速度控制方案。通过仿真证明,该控制策略提高了阀控马达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改善了控制系统的性能。
设计技术
智能型矿用低压电子保护器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
张九江;张志刚;亓玉刚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96
)
PDF
(474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煤矿企业中常用的电子保护器时常发生故障,为了检测电子保护器,本文研制了智能型矿用低压电子保护器综合自动化测试系统,本系统制作成综合测试柜,采用简单的按钮控制与指示灯显示;可以手动测试,也可以结合工控机和先进的组态王软件自动测试,操作方便。
施工技术
大断面全煤盘区风桥的设计与施工
陈汉宇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845
)
PDF
(479KB) (
58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对于近水平煤层矿井,一般主要大巷和工作面顺槽都布置在煤层中,为解决工作面顺槽与盘区大巷平面交叉后的通风和运输问题,必然要构筑风桥。对于盘区风桥的设计和施工,本文根据煤层条件,在矿压观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煤层内布置风桥的设计方案,确定了锚网+锚索+工字钢对棚+注浆+浇注混凝土综合支护的风桥新型支护方法。项目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条件下的矿井提供了一种盘区风桥设计和施工的新方法。
信息工程
煤矿无线通讯新技术探讨
王鹏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85
)
PDF
(468KB) (
4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矿无线通讯技术,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小灵通和WIFI的窄带语音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煤矿企业对无线通讯系统自动化业务的发展需求。随着煤矿自动化平台业务的扩展,“无线+宽带”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可能适用于煤矿的三种无线通讯技术:Mesh架构下是WIFI技术、WIMAX、McWill技术,从协议支持、覆盖范围、天线技术、自适应调整等方面对三种技术做了深入探讨,为煤矿企业实现无线调度、宽带视频、数据传输、卡车调度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探讨
支盘桩抗拔性能的试验分析与研究
黄占芳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848
)
PDF
(620KB) (
6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结合静载荷试验,对抗拔挤扩支盘桩进行了轴力测试,详细论述了在工作状态时总侧摩阻力、总盘端阻力的发展及分配规律,得出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提供了参考价值;同时,指出桩径、地基土的性质、支盘设置数量及竖向间距是影响支盘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摆振磨料水射流落煤机理与工艺的研究
邹正龙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1097
)
PDF
(614KB) (
3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煤岩的脆性特性出发,结合摆振磨料水射流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摆振磨料水射流切落煤岩的机理,并优化了摆振磨料水射流的落煤工艺。
浅谈煤矿余热资源的利用
徐广才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714
)
PDF
(464KB) (
8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矿是产能大户,也是余热资源大户。本文研究了煤矿可利用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矿井排水热量、空气压缩机压缩热、矿井回风余热、洗浴废水热量等。结合某煤矿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其可利用的余热资源量。根据余热资源的特性,将其利用方式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并分别进行阐述。余热的利用对于推进矿区低碳经济、建设绿色环保的和谐矿区有重要意义。
基于板模型的孤岛工作面主关键层破断机理分析
张弛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18
)
PDF
(864KB) (
35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矿开采中由于跳采产生的孤岛工作面与一般非孤岛工作面相比,采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将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是否充分视为区分条件,将主关键层设为三种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薄板模型,利用力学分析和ANSYS数值模拟,得出不同边界条件下主关键层的应力分布情况和破断形式,并分析得出:当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充分时,主关键层破断步距最小,对工作面煤体压力最大。而当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上覆岩层受采动影响不充分时,主关键层破断步距最大,对工作面煤体压力最小。
露井联采区综放开采采动垂直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廖怡斐;王美柱;黄炳香;郭卫彬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21
)
PDF
(1364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评价露井联采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的冒放性以及为采场围岩控制提供依据,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朔安家岭2#井工矿B902工作面条件下,露天矿边坡、排土场等因素对露井联采区综放开采采动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露井联采条件下,边坡周边岩体由三向应力状态转为二向应力状态;受边坡及排土场的影响,工作面前方6 m处的垂直应力最大值出现在远离边坡侧,偏离工作面几何中心的距离占工作面面长的5.3%,井工开采区和采空区区域沿工作面倾向剖面上垂直应力呈不对称分布;与工作面远离边坡侧的未开挖区域相比,邻近边坡侧的未开采区煤岩层中的垂直应力值和应力集中影响范围较小。
设计技术
湖西矿深部大断面软岩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孙增飞;梁顺;丁可可;满建康;任松杰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6
)
PDF
(1311KB) (
3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部软岩巷道应力环境复杂,围岩性质多变,尤其是大断面巷道支护异常困难。本文针对湖西矿800m采深的31102大断面巷道,在对其围岩力学性质及高应力下的蠕变特性实验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支护参数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获得了优化后的支护方案,并对现场支护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巷道支护效果显著,达到预期效果。
浅论煤矿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能力核定
王旭飞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10
)
PDF
(590KB) (
35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公式的分析,提出了煤矿带式输送机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中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核定改进的方法。
装备技术
液压支架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设计
刘建功;王毅颖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56
)
PDF
(367KB) (
5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鉴于国内液压支架控制系统过滤装置功能的不足,设计了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性价比高的液压支架自动反冲洗过滤器,该过滤器具有手动反冲洗,自动反冲洗,液晶显示,故障报警,上位机通信等优点,详细说明了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原理及软硬件设计方法。
基于CPN的多机驱动皮带机功率平衡的研究
莫丽红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1050
)
PDF
(456KB) (
34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带式输送机三机驱动功率不平衡的问题,提出采用CPN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以克服单纯采用模糊控制存在的规则数目过多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CPN控制算法。该控制器能够在控制过程中对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学习,产生模糊控制规则并调整规则的参数。实验结果显示其响应速度快、静差小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施工技术
井下搅拌站的应用与实践
张庆和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51
)
PDF
(356KB)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井下各喷浆地点分散施工造成的喷浆材料浪费大、环境差、喷浆料配比不均匀等问题,潘西煤矿设计采用了井下集中搅拌站,实现了井下混凝土材料集中管理、机械化搅拌和批量生产,保证了混凝土配比质量和强度,提高了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使用防屈曲支撑减小不规则结构的扭转振动效应
张秦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731
)
PDF
(413KB) (
6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比分析了某不规则结构和在原结构基础上设置防屈曲支撑的新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了它们的周期比、位移比等。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规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说明在不规则结构中设置防屈曲支撑是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信息工程
基于GIS的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江成玉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1207
)
PDF
(498KB) (
3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煤矿通风信息进行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将地理信息系统的知识应用到煤矿的通风信息管理中,采用MapObject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对煤矿的通风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详细叙述了煤矿通风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和系统的开发流程,为煤矿通风信息提供了高效、可视化的管理平台,开辟了在煤矿通风信息管理中的新途径,不但实现了煤矿通风信息的数字化管理,而且对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KC-TF/I型矿井主扇风机远程综合监控系统
张建华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43
)
PDF
(405KB) (
3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工业计算机、可编程控制、网络通讯、传感器等先进技术、设备组成综合监控系统,实现矿井主扇风机及附属设备的远程启停控制、异常报警和保护动作,完成通风机及附属设备在线监测和运行数据自动记录,将工作现场情况如实反映到矿内调度中心,IP电话实现工作现场和矿内调度的专线数字语音通话,避免其他电话占线、干扰,先进数字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通风机的全方位在线监测控制,达到了通风机现代科学管理。
研究探讨
机载压缩空气泡沫降尘技术研究与实践
宋建国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59
)
PDF
(806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掘进工作面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现状,研制了机载压缩空气泡沫除尘系统。该系统包括高压气源、高压水源、混合器、喷头、高压水管等部分。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确定了泡沫除尘剂的成分、气液混合器的结构、最佳曝气面积以及喷头类型。在现场进行了安装测试,结果表明全尘除尘效率达到了93%,呼吸性粉尘的除尘效率达到了87%,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瓦斯安全状况预测模型
魏永强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64
)
PDF
(500KB) (
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影响煤矿瓦斯安全因素的非线性特征出发,将模糊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瓦斯安全状况预测模型。本文分析了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模糊神经元及其学习算法,接着介绍了煤矿瓦斯安全决策的模糊神经网络设计,最后是应用举例。 实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确度很高,可以为瓦斯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辅助决策依据。
GPS在三维激光扫描中的应用
徐源强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37
)
PDF
(436KB) (
49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GPS控制联系起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获得物体的三维模型;GPS控制测量可提供高精度的平面坐标转换基准,然后利用二维相似变换模型可得到物体在局部坐标系下的平面坐标,将三维激光扫描成果转换到局部坐标系下,并对坐标转换的精度进行了分析。
基于多层DEM的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刘光伟;白润才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901
)
PDF
(903KB) (
4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实际工程数据对建模方法进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同时表达空间对象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能力,在工程设计、采掘计划编制以及虚拟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障碍物形状对瓦斯爆炸影响的研究
王志青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21
)
PDF
(448KB) (
49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利用水平管道式气体——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对障碍物形状对瓦斯爆炸火焰传播速度、最大爆炸压力及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极大的提高了瓦斯的火焰传播速度、最大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障碍物的形状整体上对最大爆炸压力影响不大,对火焰速度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影响较大,其中条型障碍物的影响最为明显,半圆型次之,圆环型影响最小。
生产经验
旗山煤矿 北主井提升系统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陈国强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91
)
PDF
(556KB) (
4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煤矿北主井提升绞车由于服务年限较长,设备在机械、电气性能、安全保护、井筒装备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安全生产要求,绞车一些安全技术参数不能满足新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为了保证主井绞车系统的安全提升,提出了对北主井提升系统实施综合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案,实施改造后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经济效益,值得老矿井改造借鉴。
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邓涛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92
)
PDF
(504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研究探讨
泥岩顶板巷道裂隙演化规律及控制的应用研究
柏立田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826
)
PDF
(1484KB) (
5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煤矿实践中,泥岩顶板巷道围岩力学性质差、裂隙发育,且遇水或失水后,巷道变形破坏严重,极易发生冒顶事故,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本文针对某矿首采3212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的具体条件,对巷道维护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指出围岩力学性质差、顶板存在含水层、地质构造异常和支护不合理是巷道失稳的主要原因;进一步通过钻孔窥视的研究手段得出巷道顶板围岩裂隙演化具有非均匀性和阶段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高预紧力高性能锚杆抑制围岩初期的松散扩容,进而通过锚索和注浆加固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减弱松散扩容变形的扩展和结构变形的程度,确保巷道稳定。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后,围岩变形在允许范围内,能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
基于灰色理论的矿井未开采区瓦斯涌出量预测
李国祯;李希建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950
)
PDF
(467KB) (
4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矿井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埋藏深度密切相关,本文以不同煤层埋藏深度及其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为原始序列,将非等间隔序列转化为等间隔序列,通过灰色处理建立微分方程预测模型,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采深增加后的未开采区瓦斯涌出量大小,对开采下部煤层时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装备技术
薄煤层炮采工作面爆破多功能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周刚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55
)
PDF
(517KB) (
5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兖州矿区薄煤层的赋存状况,利用采煤工作面只有一个爆破工作业,全工作面爆破过程中各区段(人为控制)存在时间差的特点,在减少工作面喷雾用水、不恶化工作面作业环境的情况下,采用PLC顺序控制、PLC+LCD集中监控的形式,研制成功了具有爆破前(后)自动洒水降尘和爆破时自动喷雾除尘两大功能的爆破自动喷雾系统。通过在兖矿集团北宿煤矿薄煤层炮采工作面的现场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降尘效果。
生产经验
穿层钻孔预抽区域煤层瓦斯增透关键技术研究
赵社会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92
)
PDF
(620KB) (
53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顶底板岩巷穿层抽采是突出矿井进行区域瓦斯治理的一项关键技术,而抽采效果的好坏与煤层的透气性密切相关,九里山矿在穿层预抽钻孔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了预裂爆破、高压水冲孔等增透技术的研究,提高了煤层的透气性,瓦斯抽采量大幅度提高,区域瓦斯治理效果明显。
设计技术
模块结构选煤厂噪声控制措施及设计要点
孙跃跃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56
)
PDF
(812KB) (
3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模块结构选煤厂的噪声源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噪声源的特点和工程实践提出了模块结构选煤主厂房的噪声治理措施和设计要点。
生产经验
浅谈煤泥滚筒干燥系统在田庄选煤厂的改进实践
廖祥国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10
)
PDF
(507KB)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简介了田庄选煤厂两套Φ2.8 m×20 m煤泥滚筒干燥系统,介绍了改进湿式过滤除尘器,设计安装脱水烟囱和改进燃烧炉除渣刮板输送机的实践,使该系统实现正常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木城涧煤矿“8.24”片帮事故机理
刘子龙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0
)
PDF
(870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09年8月24日,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木城涧煤矿+250m水平西一采区二槽东一壁综采工作面发生一起煤壁片帮事故,死亡1人。文中对事故情况作了简单介绍,并对片帮机理及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与同行商榷。
设计技术
基于SAP2000的钢井架静力弹塑性分析
李照亮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83
)
PDF
(1012KB) (
7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PUSHOVER分析法中自定义侧向力分布,考虑几何及材料非线性,求得钢井架的极限承载力,指导钢井架设计
采区排水泵房与水仓通风优化设计
郑立军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1364
)
PDF
(463KB) (
47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采区水仓检查与清挖时存在的通风问题,鑫珠春公司在进行54采区排水泵房与水仓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方案优化研究。利用增加配水井壁龛的设计深度的方法,达到了泵房与水仓的直接相通,实现了水仓的全负压通风。从根本上解决了采区水仓日常检查和维护时的通风难题,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证了水仓的安全、快速清理。并成功在该矿另外两个采区进行了推广应用。
施工技术
赵固一矿副井提升系统快速安装的体会
姜军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933
)
PDF
(396KB) (
9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副井提升系统安装是一个工序繁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文章介绍了本人在赵固一矿基建期间如何加快副井提升系统安装进度所做的一些工作。
刻槽钻杆在东峰煤矿的应用
王永龙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8
)
PDF
(717KB)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在煤矿掘进过程中,要求“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普通光面钻杆在遇松软煤层、无碳柱等地质条件时,钻孔深部在地应力、瓦斯压力以及钻杆扰动力的作用下容易卡钻,极易发生丢钻杆现象,致使探测工作无法进行,间接影响工作面的掘进,针对这种情况,研制了小直径加长刻槽钻杆,通过矿方试用,有效解决了掘进过程中的钻探问题。
工程管理
《中美联合声明》给我国煤炭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孟浩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86
)
PDF
(681KB) (
3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介绍中美联合声明与煤炭行业有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声明将给中国煤炭行业带来低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及国际化的机遇,并根据声明对中国煤炭行业的影响提出了四点可能的挑战。
煤炭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经验浅谈
袁树玲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69
)
PDF
(380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煤炭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不力的现状,本论文重点分析讨论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措施,对于提高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信息熵的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规模研究
姜广君;邵祥理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30
)
PDF
(562KB) (
3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将信息熵理论引入我国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规模研究中,使用建设规模信息熵和均衡度等指标,衡量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规模状态及合理性。利用1986-2008年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计算了我国能源运输通道建设规模信息熵,并尝试通过分析该熵值演变特征对我国能源运输通道的建设规模进行定量评价。
生产经验
大倾角厚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应用
张炜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62
)
PDF
(471KB) (
4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论述煤层注水防尘实质的基础上,根据高庄煤矿3上509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具体地质条件,对煤层注水防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3上509工作面煤层注水参数进行了设计。工程实践表明,在煤层注水后,煤体含水率由注水前的4.8%提高到注水后的9.8%,含水量增加了5.0%;在逆风流割煤时,总粉尘浓度51 mg/m3,降尘率达到75%;顺风流割煤时,总粉尘浓度43 mg/m3,降尘率达到82%,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产尘量,减小了工作面风流中煤尘浓度,极大地改善了工作面的作业环境,保护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取得了较好的防尘效果。
新集矿区瓦斯灾害防治浅析
王勇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70
)
PDF
(490KB) (
2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结合新集矿区实践,对在瓦斯大、地压高、煤层透气性低的复杂地质下矿井瓦斯防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顺层钻孔、顶板走向孔、顶板高位巷道、顶(底)板穿层孔、采空区埋管抽采等几种瓦斯抽采技术进行了分析。
设计技术
浅谈新型能源基地的规划设计
齐扬扬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08
)
PDF
(456KB) (
3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立足于真实有效资料基础上规划建设环保、多元化、抵抗市场风险的新型能源基地。体现以煤炭为基础,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开拓煤炭加工、发电、煤化工、建材生产、农业建设5大主业协同发展,实现以煤炭开发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新型能源基地,打造煤—电—铝—建材的工业生产产业链,同时形成以土地复垦为主线的农—林—牧—药—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从而建立起新的工业建设模式,大力促进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
氨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戎月卿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43
)
PDF
(326KB) (
3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为此,加大控制火电厂SO2的排放力度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控制SO2排放的途径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FGD),目前烟气脱硫被认为是控制酸雨和 SO2 污染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现在烟气脱硫技术手段很多,本文以设计的合肥金源热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为例,介绍了氨法烟气脱硫工艺和自动控制系统,希望其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对本行业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栈桥通廊基础受力特点及选型浅析
崔晓克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818
)
PDF
(397KB) (
3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随着栈桥通廊高度的增加,栈桥支架设计控制因素由通常的竖向荷载逐步转变成为水平荷载(特别是风荷载),栈桥支架基础的受力模型和工作状态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通常的结构设计软件(如PKPM系列软件的基础设计部分)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的具体计算。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对栈桥通廊支架基础受力特点和类型选择进行了分析。
施工技术
土压力监测在土钉墙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鲁红军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687
)
PDF
(464KB) (
4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坑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前或多或少都有预兆,如果能够切实作好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预兆并采取适当措施,则可避免不少重大基坑事故的发生,减少基坑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这也正是本文在土钉墙支护工程中使用土压力监测所要达到的目的。
锚索二次支护技术在大巷交叉点中的应用
王景义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doi:
摘要
(
721
)
PDF
(522KB) (
73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二次支护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高预应力桁架锚索主动复合支护配合锚喷支护技术,即通过施工锚索配合16#槽钢及喷浆来解决改U型棚支护后二次支护困难的问题,可有效防止围岩强度降低,保持围岩的完整性。通过现场观测表明,桁架锚索二次支护系统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多种巷道交叉点应用,巷道支护状况相比以前发生本质变化。结果表明锚索二次主动支护系统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与破坏,防止顶板离层,是适合大巷交叉点等复杂条件下二次支护的一种全新强力复合主动支护方式。
信息工程
排矸场边坡GPS变形监测系统
池君洲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8
)
PDF
(731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边坡变形监测是有效的滑坡预报方法。论文针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矿区自然条件,并结合选煤厂排矸场的工程实际,研究开发了边坡GPS变形监测系统,实现了边坡表面变形的实时、动态、高精度监测,为滑坡预报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类似条件的滑坡监测设计提供了参考。
研究探讨
赵楼煤矿原始岩温测定
褚召祥
煤炭工程. 2010, 42(9): 0-0.
摘要
(
778
)
PDF
(476KB) (
4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掘进工作面迎头浅钻孔与工作面顺槽探放水长钻孔对赵楼煤矿一采区原始岩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赵楼煤矿一采区-900m水平煤体原始温度约为43±0.1℃;掘进工作面迎头新暴露区域1~1.5m左右浅钻孔可以测得原始岩温;利用探放水长钻孔测温时钻孔流水应尽量少;测温深度应超出巷道调热圈深度;否则测温结果准确度不够。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