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4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0-11-11
生产经验
下保护层工作面高位钻孔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谢东海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924 )   PDF (443KB) ( 6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蛇形山煤矿保护层工作面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根据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层的影响和保护层工作面瓦斯运移特征,在省内首次提出了工作面(2341)风巷走向高位钻孔抽采邻近层瓦斯试验,研究表明,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和邻近层瓦斯,能彻底解决回风流瓦斯超限等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提高。可供类似条件的矿井参考。
信息工程
基于GIS的矿井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杨勇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doi:
摘要 ( 697 )   PDF (639KB) ( 61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煤层自燃的特点,选取了煤层自燃预警指标体系,建立了自燃预警的计算机模型,并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自燃预测预报领域,设计了用于矿井自燃预测预报的监测预警系统,阐述了其设计目标及原理,讨论和分析了基于GIS的矿井自燃监测预警系统的组成模式,给出了其整体设计框架和各子系统功能结构。
研究探讨
FLAC下大型露天煤矿人工高大边坡稳定性研究
张磊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68 )   PDF (875KB) ( 3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排土场边坡属人工堆砌高大边坡,对其稳定性进行设计和计算是在露天煤矿日常生产中不可回避的重大工程问题,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各种边坡稳定分析方法在工程实际中得到了极其广泛和有效的运用。以神华北电一号露天煤矿为例,经过FLAC/SLOPE多次分析和验算表明, SL露天煤矿排土场的设计参数符合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安全的、可行的,给出了排土场边坡治理建议。
制备条件对煤热解制氢用NiO/γ-Al2O3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张蕾;舒新前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35 )   PDF (498KB) ( 4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制备了一种负载型NiO/γ-Al2O3催化剂,并且从Ni的负载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3个方面探讨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NiO/γ-Al2O3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NiO/γ-Al2O3催化剂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XRD检测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O/γ-Al2O3催化剂最佳的制备条件为Ni的负载量为10%、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5小时。
工程管理
财务公司在煤企集团资源整合中的融资功能及实践
曹洪香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98 )   PDF (510KB) ( 4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解困煤矿资源整合后的资金缺口是当前煤炭企业集团纷设财务公司的直接动因。财务公司的融资功能定位与其在整个集团组织结构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的金融机构性质密切相关。企业集团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财务公司在发挥融资功能方面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充分的资金保证,也为适应资源整合后煤炭企业大集团建设的需要,发挥其金融平台作用。
设计技术
中国选煤工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刘文欣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1010 )   PDF (515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从数量、规模、选煤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技术改造、自动化、工艺布置等多个侧面评述了中国选煤工业的现状;预测了中国选煤厂未来在原煤入选比例、建厂规模、选煤技术、设备国产化、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施工技术
杭州某地铁车站防水措施及渗漏水治理
潘佩君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99 )   PDF (531KB) ( 4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杭州某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发现有几处结构裂缝在渗漏水。这在地下工程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结合该车站具体情况,首先介绍了设计、选材、施工所做的防水措施,然后分析了产生渗漏水的原因,最后采用化学堵漏法对渗漏水处进行治理。
设计技术
刘庄煤矿设计回顾与探讨
方安炉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82 )   PDF (488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在总结设计经验,借鉴国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新集矿区新井设计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矿井开拓布置方面,通过优化开拓及采区布置,缩短了建设工期,实现了矿井合理集中生产。今就近期回访的合肥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刘庄煤矿的开拓部署改革情况及效果作以下回顾与探讨。
段王煤矿升级改造设计优化
付亿杰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58 )   PDF (297KB) ( 2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原矿井存在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对各主要系统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相关环节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施工技术
基础墩在高家梁软岩斜井支护中作用的数值模拟
孙玉辉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03 )   PDF (690KB)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家梁煤矿灰绿色若胶结易风化软岩段斜井支护所采用的混凝土基础墩这一特殊支护措施,本文应用FLAC软岩对斜井支护中有无基础墩分别进行建模模拟,在模拟结果中对两种情况分别从斜井围岩应力、围岩变形位移、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围岩支护结构弯矩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斜井支护中采用基础墩的优点为: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有效控制了围岩的塑性区的发展;使围岩受力均匀,减少应力集中,并且应力集中由无基础墩的棚脚处转移在基础墩上,而基础墩强度很高,不至于因应力集中发生破坏。
乔家塔大桥现场预制T型梁张拉开裂分析、处理及预防
艾世勃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87 )   PDF (544KB) ( 39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后张法现场预制T型梁张拉过后出现的裂缝进行了实例描述,对引起开裂的原因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提出了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对指导施工具有积极意义。
设计技术
寺河选煤厂地道加固设计
郗志荣;张妮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20 )   PDF (509KB) ( 3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实际工程案例出发,综合论述了建筑加固的方法、建筑加固的方法的选择和建筑加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载体桩之设计体会
杨军;张伯林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56 )   PDF (333KB) ( 37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载体桩的成桩工艺,分析了载体桩的受力机理:充分利用了地下较硬土层和钢筋混凝土桩的强度,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根据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建筑场地情况和结构形式合理选用载体桩,必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生产经验
高档普采工作面调面回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马宝童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76 )   PDF (510KB) ( 3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采煤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调面回采。通过选择合理的工作面与下顺槽应取夹角和调面方案,采用楔形调面法,将工作面与上下顺槽调整到合理的几何状态;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回采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粉煤灰胶结充填工作面老巷防火技术实践
黄玉诚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30 )   PDF (325KB) ( 47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粉煤灰胶结充填防灭火技术在林南仓矿1120工作面老巷的防火实践,阐述了粉煤灰胶结充填防灭火材料的组成及配比设计、充填工艺的实施及其技术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材料的初凝时间为15~30分钟,抗压强度达到3.5MPa,膨胀系数30%;充填体对老巷的密闭性能良好。
信息工程
一种基于UC3842芯片控制的双管正激变换器
宋辰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1152 )   PDF (486KB) ( 53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管正激变换器的设计方法,讨论了一种基于UC3842集成芯片控制的DC-DC变换电路,采用优化的高频变压器和驱动电路,该系统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稳态输出电压、具有较小的纹波系数和较快的动态反应速度。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Sniffer 在分布式煤矿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赵小禹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96 )   PDF (1073KB) ( 4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niffer具有实时监控、网络性能分析的功能。利用它可以快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处理,而不是形成网络故障后再查找,这对于保证大型系统网络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在分布式煤矿监管系统网络中应用Sniffer,进行了系统网络故障排除与系统网络维护的研究。
研究探讨
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地区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田凤云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15 )   PDF (387KB) ( 68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母杜柴登煤矿建设开采为例,从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对地表植被的影响,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了内蒙古毛乌素沙漠地区煤矿建设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母杜柴登井田位于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东部,该地区气候干燥少雨,风大沙多,风多雨少,年蒸发量为年降水量的5~12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及时恢复,因此,在开采建设时必须考虑这些特殊环境,以保水采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为重点,减轻或消除开采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崔家寨水仓清淤系统用煤泥水试验研究
郝国丹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32 )   PDF (408KB) ( 3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水仓清淤系统存在的不足,我们将清淤设备与煤泥水特性相结合进行研究,来找到能够解决煤矿水仓淤积问题的突破口。以崔家寨煤矿井下水仓煤泥样为例,记录了其筛分试验、灰分试验、絮凝沉降试验等,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目的是能够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清淤系统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等存在困难的依据。
工程管理
管理创新是建设塔山矿安全高产高效矿井的保障
张宝优;胡守平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48 )   PDF (564KB) ( 3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塔山矿自2006年7月试生产以来,到2010年已经整整4年了,由此我们总结了过去几年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发展之路,主要是全面打造“六个典范”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推行先进的采煤方法和支护枝术工艺,完善管理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壮大了企业实力,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国有老企业二次创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研究探讨
显微组分对煤粉燃烧性和输送性的影响
何英杰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15 )   PDF (401KB) ( 2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显微组分、燃烧性和输送性测定实验,研究了显微组分对煤粉的燃烧性和输送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粉中过高的镜质组含量不利于煤粉燃烧过程和输送性能的改善,适当提高煤粉中丝质组、壳质组的含量有利于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和输送性能。
西部中小煤矿矿井水处理一体化技术探讨
刘腾飞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13 )   PDF (474KB) ( 7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部煤矿区矿井水直接排放一直是引发环境影响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数量众多的中小煤矿矿井水不但具有独特的水质、水量特征,而且在技术工艺、设施占地、工程投资及运行管理方面也具有相应的特殊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一体化净水设备原理及类型,指出在西部矿区中小型煤矿企业推广应用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可有效解决区域中小煤矿矿井水环境污染问题,并结合区域情况给出了设计工艺。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技术体系探讨
王磊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58 )   PDF (638KB) ( 33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安全标志管理作为矿用产品安全准入的基本制度,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在分析、研究安全标志管理基本特点和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安全标志管理技术体系框架,系统描述了体系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完善安全标志管理技术体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志管理的把关、服务能力,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装备技术
洗煤厂浮选自动加药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研制与应用
范素青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1160 )   PDF (471KB)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浮选药剂人工添加的方式,造成岗位司机工作量大,药剂调整频繁,药剂添加不足或者过量,造成浪费,生产消耗成本增加。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检测装备、药剂自动添加设备日益成熟,有必要对洗煤厂浮选加药方式进行药剂自动添加改造,以达到药剂的定量、精确添加。浮选自动加药装置的研制与应用实现了药剂添加自动化,提高了浮选精煤回收率,药剂消耗在现在的基础上下降40%,在洗煤厂浮选系统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煤矿井下防爆柴油机车安全保护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晏伟光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52 )   PDF (456KB) ( 10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目前煤矿井下防爆柴油机车的安全保护系统所采用的三种基本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分别从矿井的安全生产、防爆柴油机车的使用维护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几种方案优缺点,尤其对电气安全保护系统的特点进行解释,分析了防爆柴油机车安全保护系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设计技术
赛蒙特尔煤矿盘区运输系统优化改造
高扬;高运增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89 )   PDF (468KB) ( 4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矿开采受现场条件变化影响较大,初步设计往往不能满足矿井后期的生产和开拓要求,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优化处理。本文以赛蒙特尔煤矿为例,充分利用其为适应“快速搬家”要求而提前施工的辅助回撤通道,实现了运输系统 “立交变平交”的优化改造,希望能为相同条件下矿井的设计提供一新思路,更好地实现煤矿安全、经济、高效的生产目标。
基于WIA和GPRS的无线网络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汪勇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50 )   PDF (739KB) ( 3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研究WIA和GPRS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WIA和GPRS的无线网络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方案。该方案借助WIA技术在低功耗无线通信和GPRS网络远程数据传输的优势,利用系统及CC2431微控制器和CC1101无线射频收发芯片作为WIA-PA无线网络节点,通过监测各传感器参数的变化,为远程控制提供依据。该方案较传统有线方案,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
宋晓伟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25 )   PDF (316KB) ( 6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一种由nRF24L01无线数字传输芯片和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成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系统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实时采集;并讨论了该系统在无线测温监测中的应用。
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研究及其技术对策
胡炳南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82 )   PDF (684KB) ( 5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从煤矿采空区建设工程需求出发,介绍了采空区勘察技术,提出了三种物探方法应用条件;通过裂缝带高度与载荷影响深度计算,分析地基空间可靠性;通过地表残余移动变形与建(构)筑物允许值的比较,分析其抗变形能力;系统地提出了采空区地基适宜性分区的五个类型;并结合代表性工程实例,总结了采空区工程的相应技术对策。
施工技术
锚杆支护机理在复合顶板锚杆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段红民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72 )   PDF (326KB) ( 4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复合顶板的支护是国内外巷道支护的难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复合顶板巷道破坏过程的基础上,对采用加固拱理论和悬吊理论锚杆支护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并采用此方法对韦一矿复合顶板主井井筒支护方式进行了优化,与原设计的金属棚+混凝土支护方式相比,施工速度提高了近1倍,工程造价降低了约39%。
帷幕注浆技术在丰纪果园煤矿堵水工程中的应用
江中乐;孙冰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16 )   PDF (642KB) ( 59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根治丰纪果园煤矿矿井水患威胁,解放该矿东部及东南部上部被淹的原绿洲、大山及周顺矿井的煤炭储量。在分析矿区东南部周边矿井突水原因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帷幕注浆堵水技术治理其水患。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加固帷幕墙、加密补充钻孔、上行式注浆方式、分层分段注浆等措施。注浆后通过取芯、检查孔、排水实验等检验手段, 证实该方法对该矿突水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矿山解放了200万吨煤炭资源量。
煤矿立井工作面高压特大含水层预注浆试验方案对比分析
王档良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68 )   PDF (523KB) ( 54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井建井工作面遇高压特大含水层,是建井施工中常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严重的影响施工进度并给施工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平顶山六矿进风井在井筒施工至180m时,遇到静水压力超过2MPa,井筒涌水量超过250m3/h特大高压含水层,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本文在分析涌水量特征及岩体裂隙、孔隙发育之间关系基础上,根据钻孔涌水量变化特征对不同层段含水介质类型进行了划分。结合现场四种不同试验方案的注浆压力特征及其效果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化学预注浆+分层注浆施工工艺”为最终方案,利用该方案顺利通过该含水层。并得出了高压特大含水层预注浆关键技术和方法是:根据钻孔涌水量变化特征分析确定含水层不同层段含水类型,根据不同含水类型介质选择合理的注浆材料,并采用以单孔涌水量为标准的分层注浆施工工艺。
水帘洞煤矿工业场地黄土高边坡变形分析
姜海波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16 )   PDF (1257KB) ( 4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帘洞煤矿工业场地黄土高边坡高170m,边坡天然状态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不满足使用要求,需要进行治理,设计采用削坡减载、反压坡脚、多级平台放坡的治理方案。为了确定该方案的可行性,采用数值分析法对边坡治理方案的开挖过程分阶段进行模拟计算,了解不同开挖阶段边坡应力、应变、位移和稳定系数的变化及潜在最危险滑面的位置和特征。结果表明:边坡开挖会引起应力释放、卸荷回弹,并产生位移,位移的大小和方向与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密切相关。随着坡形的变化,应变集中区通常转移至坡形最陡处,最危险滑面也发生变化,稳定系数随之变化,最终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验证了利用原始边坡坡形的特点进行适当削坡减载、反压坡脚、设置多级平台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治理方案。
生产经验
高瓦斯区掘进工作面供电安全性的研究与应用
刘峰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doi:
摘要 ( 683 )   PDF (296KB)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后六采区瓦斯重点区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出现的停风事故,研究应用了断电声光信号报警装置、瓦斯监测系统采用可靠的双电源及对供局部通风机的馈电开关进行改造等多种安全有效的措施,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防止因瓦斯超限而造成的事故,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组装流程程序优化分析
于洪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841 )   PDF (580KB) ( 5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在井下组装困难的问题,文章运用工业工程的流程程序分析方法对支架组装流程进行了优化,采取“5W1H”对加工、检验、搬运、储存、等待五项活动进行提问和思考,找出原有组装流程存在的问题,运用ECRS的原则对流程进行优化改进。实践表明:优化后的组装流程大大提高了支架组装效率,保证了综采工作面安装的顺利完成,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研究探讨
改进三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矿山压力研究
赵洪宝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899 )   PDF (431KB) ( 4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黄沙矿2上采煤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规律与特点;以三次指数平滑法为基础,结合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改进三次指数平滑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黄沙矿2上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进行了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和非规律性特点,且周期来压特性不明显;建立的改进三次指数平滑法可以用来对矿山压力进行预测研究,且预测精度较高;该方法对矿山压力的非现性、非规律性适应能力较强。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靳俊恒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63 )   PDF (1086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1262(1)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建立了工作面的三维地质模型;以煤层顶板岩石的力学试验结果为参数,利用FLAC3D程序对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采过程中煤层覆岩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讨论了工作面煤层顶板的破坏形式及变形特征。
水玻璃和LAS在细粒难选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刘祥军;蒋斌斌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66 )   PDF (326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高灰难选煤泥浮选困难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用合适的药剂来改善浮选效果具有普遍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加入抑制剂后,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浮选效果;而且LAS也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起泡剂用于浮选作业。本文为选择合适的抑制剂和开发多种起泡剂提供了新的参考。
用岩性综合评价系数P确定地表最大沉陷的预计参数
解钢锋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903 )   PDF (402KB) ( 58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用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移动和变形最大值,相关的预计参数有:下沉系数q、主要影响角正切tgβ和水平移动系数b。在预计参数在无实测值时,可采用岩性综合评价系数P。本文在无地表沉陷实测数据时利用P系数(岩性综合评价指数)给出了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对陕西神木县某新建矿井一工作面进行了地表最大变形预计。
工程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沈中友;余嘉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97 )   PDF (542KB) ( 190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结算超概算的严重问题。其主要是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缺少对超概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将重点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研究,试图从中找出解决我国造价管理中超概现象的应对措施。
义煤集团公司打造卓越企业的探索实践与成效
李俊松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55 )   PDF (547KB) ( 34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03年义煤集团经过快速发展中遇到发展的瓶颈,怎么突破?2007年以来义煤集团主动实施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建卓越企业。义煤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点开展了5项探索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施工技术
煤矿毫秒电雷管段间隔时间的研究
涂建山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1097 )   PDF (275KB) ( 4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我国的煤矿毫秒电雷管的段间隔时间相同或每段间隔时间固定不变。在总延期时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毫秒电雷管段间隔时间相同或每段间隔时间固定不变不利于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为了取得尽可能好的爆破效果,应该根据掏槽方式、巷道断面面积、炮眼性质、炮眼深度及被爆破岩石性质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毫秒电雷管段间隔时间。
生产经验
采后密闭采空区瓦斯抽放和采用“均压通风”防治漏风的实践
秦来昌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529 )   PDF (729KB) ( 46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介绍了大众公司12081工作面采后密闭采空区瓦斯抽放和“均压通风”防治采空区漏风的方法,分析了影响采空区瓦斯抽放因素,阐述了采后密闭采空区瓦斯抽放和“均压通风”的具体做法和应用效果。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临空开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张宝优;宋金旺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42 )   PDF (715KB) ( 45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104工作面为塔山矿第一个临空开采工作面,为解决相邻工作面开采期间,5104临空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分析了综放末采期间的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及临空巷道超前压力分布及塑性区分布区域,提出了临空巷道停采线附近围岩控制支护设计方法,为工作面顺利停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矿井安全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研究探讨
多孔割缝后煤层变化规律对卸压效果影响的数值分析
张海宾;孟凡伟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86 )   PDF (935KB) ( 42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多缝槽对煤层的应力及位移变化影响规律,研究了该技术在煤层整体卸压方面的作用效果。通过FLAC软件分析得出,煤层进行割缝后的1米区域内,应力降低65%以上;位移变化4.11mm以上,同时在3米以内的范围能够达到整体卸压的效果。经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使钻孔之间相互作用,增加煤层裂隙度,使煤体得到充分卸压,增加煤层的透气性,提高瓦斯的抽采率。
浅埋深松软薄基岩厚煤层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张聚国;栗献中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59 )   PDF (466KB) ( 3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浅埋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普通埋深煤层的矿压显现规律,浅埋煤层的顶板基岩沿全厚切落,基岩破断角较大,破断直接波及地表。来压期间有明显的顶板台阶下沉和动载现象。工作面覆岩不存在“三带”,基本上为垮落带和裂隙带“两带”,基于以上理论,浅埋煤层开采后其上覆岩层和地表移动规律也将不同于普通埋深条件,本次以昌汉沟煤矿为试验现场,通过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对浅埋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五星水库下采煤的安全性分析
黄成飞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665 )   PDF (951KB) ( 4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体下安全采煤问题是煤矿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郑煤集团芦沟煤矿32采区的煤层覆存、地质构造、水文地质、采煤方法等具体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五星水库的现状,在计算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的基础上,结合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对五星水库下开采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分析认为:五星水库下进行煤层全采是安全可行的。目前,首采的32101工作面采后是安全的,从而验证了此计算分析是科学、可靠的。
信息工程
矿山信息系统在大型贯通工程中的应用
刘彦斌
煤炭工程. 2010, 42(11):  0-0. 
摘要 ( 732 )   PDF (1208KB) ( 3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在煤炭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郑煤集团引入的Lrgis矿山信息系统实现了矿山矿产资源的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有效的监管和指导作用,降低了安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大型巷道贯通工程中矿山信息系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