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4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2-09-10
设计技术
矿井开拓方案确定的方法
王文书
煤炭工程. 2012, 44(9):  1-3.  doi:
摘要 ( 606 )   PDF (641KB) ( 5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井开拓方案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影响矿井开拓方案确定的各类因素联系起来考虑,才能形成一个更加合理的矿井开拓方案。本文通过恒腾煤业有限公司开拓方案的确定过程,阐述了矿井开拓方案确定方法以及方案确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岩层及煤层厚度变化下露天矿靠帮剥采比研究
唐旭天
煤炭工程. 2012, 44(9):  4-5.  doi:
摘要 ( 552 )   PDF (409KB) ( 8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靠帮开采是最近几年在我国露天煤矿出现的一种提高煤炭资源回收量或减少剥离量的开采方式,而靠帮剥采比关系到靠帮开采的经济效益问题。本文基于煤层及上覆岩层厚度预测对靠帮开采的重要影响,结合实例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
杨家坪煤矿工业场地位置比选
梁祖军
煤炭工程. 2012, 44(9):  6-8.  doi:
摘要 ( 614 )   PDF (649KB) ( 60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彬长矿区杨家坪矿井地面地形条件复杂,工业场地位置选择较为困难。在分析工业场地位置选择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场地选择原则,提出了7个工业场地选址方案。经初步选比后,重点对朱位村场地和乔家坪场地两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最终选定东南部朱位村场地方案。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案能大幅度降低初期投资,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给矿井生产和销售创造有利条件。
椭圆锥形等比收缩煤仓漏斗方程的研究与应用
侯金平 李明
煤炭工程. 2012, 44(9):  9-10.  doi:
摘要 ( 772 )   PDF (298KB) ( 6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对双曲线圆锥形漏斗设计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等比收缩椭圆锥型煤仓漏斗的曲线方程,并确定了漏斗高度、切线角等相关参数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在设计和工程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对今后同类煤仓的设计和施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带式输送机导料槽摩擦阻力计算的探讨
王瑜
煤炭工程. 2012, 44(9):  11-13.  doi:
摘要 ( 587 )   PDF (396KB) ( 9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散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带式输送机导料槽摩擦阻力新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本文提出的新的计算方法,对设置有长导料槽的带式输送机的总阻力计算、胶带带强和驱动功率的设计选型有一定意义。
露天矿台阶爆破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开发
翟正江
煤炭工程. 2012, 44(9):  14-16.  doi:
摘要 ( 482 )   PDF (473KB) ( 6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 爆破在露天采矿中占有重要作用,提高爆破质量,可以显著降低矿山采剥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爆破设计智能化、可视化与科学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爆破技术的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因此,根据矿山的实际生产需要,开发爆破智能化设计软件显得尤为紧要。软件综合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多维数据库理论和地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岩石爆破理论和抛掷爆破技术,开发露天矿山爆破工程计算机智能化三维设计系统,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爆破参数设计、爆破过程模拟和爆破效果预测分析。软件的完成将对我国矿山数字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瓦斯爆炸动态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研究
刘香兰 董桂刚
煤炭工程. 2012, 44(9):  17-19.  doi:
摘要 ( 451 )   PDF (629KB) ( 5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瓦斯爆炸动态安全预警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的新方法、新手段,是一项融合了煤矿安全理论、物联网技术和预警技术的复杂系统工程。动态预警系统的体系结构划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层结构,可实现矿井安全信息系统管理、瓦斯爆炸危险性动态预警、安全信息共享、灾害预防和控制专家系统等功能;可以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复杂环境下生产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协同管理和控制。
姚桥煤矿通风系统优化分析研究
程根银 朱锴 王文永 张景钢
煤炭工程. 2012, 44(9):  20-22.  doi:
摘要 ( 607 )   PDF (568KB) ( 7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针对姚桥煤矿两翼采掘工作向深部延伸及矿井生产区域的集中,生产需风量不断增加,两风井将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等问题,在该矿通风阻力测定的基础上,利用动态模拟风流MFIRE通风网络技术管理软件对该矿后期通风系统优化后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造方案安全可行。同时,该研究论点对其它类似矿井有一定借鉴作用。
初探绿色技术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杨彩虹 朱开强 陈晓卫
煤炭工程. 2012, 44(9):  23-25.  doi:
摘要 ( 473 )   PDF (527KB) ( 67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量的旧工业建筑被拆除,旧工业建筑逐渐淡出城市空间历史舞台。旧工业建筑作为城市历史印记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保留改造不仅具有重要社会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技术在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选择
王磊
煤炭工程. 2012, 44(9):  26-27.  doi:
摘要 ( 458 )   PDF (349KB) ( 44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简要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工作机理、施工工艺流程;通过工程实例对灌注桩工艺的选择过程,从承载力、经济性及工期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得出灌注后注浆桩在该地区高层建筑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施工技术
孤岛工作面底板近距离巷道合理加固支护技术研究
王文庆 刘玉田 司鑫炎
煤炭工程. 2012, 44(9):  28-30.  doi:
摘要 ( 569 )   PDF (940KB) ( 46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孤岛工作面近距离底板岩巷支护难题,以莒山煤矿为研究背景,对六采区运输大巷围岩松动圈厚度进行了实测,分析了回采对近距离底板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的影响,依据松动圈支护理论设计了“锚注+锚杆+锚索”的“三锚”协同加固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测评价。结果表明:不加固时回采引起的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达到2.0~2.7m,顶板有随时冒落的危险;加固后回采全过程中巷道顶板下沉117mm,两帮收敛量约为214mm,保证了孤岛工作面的顺利回采,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机采悬移支架改炮采悬移支架方案设计与施工
钱建峰,信长松,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31-33.  doi:
摘要 ( 506 )   PDF (484KB) ( 93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地质条件、悬移支架结构影响,振兴二矿11071机采悬移支架工作面回采期间煤墙松软易片、支柱钻底、采高变得较低,工作面推进慢、工人劳动强度大,已不适宜悬移支架机采回采工艺,采取采面向前推进期间,将机采悬移支架拆除并替换为炮采悬移支架支护的方法,节省了材料投入,保证了矿井产量计划和正常接替。
大采高长工作面动留巷变形规律及支护技术研究
秦海忠
煤炭工程. 2012, 44(9):  34-36.  doi:
摘要 ( 466 )   PDF (492KB)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采高长工作面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动压巷道滞后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其规律进行巷道支护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留巷滞后变形可明显划分为初始变形区、剧烈变形区、趋于稳定区和稳定区;采用全断面锚索支护技术提高一次支护强度,对巷道剧烈变形区、横川口等特殊区域进行适当的二次补强支护,并在留巷进行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极不稳定煤层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罗荣彬,徐佑林,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37-39.  doi:
摘要 ( 526 )   PDF (1237KB) ( 75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郭家地煤矿极不稳定煤层巷道破坏严重问题,分析巷道巷围岩受力和变形特征认为原支护失效的原因是巷道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不易确定、支护系统没有起到主动承载和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工程条件复杂和底板遇水容易膨胀。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支护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使用高强度锚杆支护方案进行巷道施工。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高强度锚杆支护能减小巷道围岩应力集中和围岩破碎区范围,提高围岩强度、初期支护刚度、支护阻力和承载结构稳定性,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破坏。
瑞丰煤业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春生,安勇烨,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40-41.  doi:
摘要 ( 406 )   PDF (320KB) ( 7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1612工作面的基本情况,优化设计了超高水材料充填的混合式充填方式。工作面运输巷采用充填袋(包)构筑挡浆墙进行沿空留巷;采空区支设挡浆板进行大面积阻隔式开放充填,抬高充填液面高度,减小悬顶距,控制上覆岩层回转下沉和断裂。超高水材料充填解放了建下压煤,实现了矿井效益最大化。
新元煤矿风井井筒动态注浆堵水技术
刘会田
煤炭工程. 2012, 44(9):  42-43.  doi:
摘要 ( 546 )   PDF (441KB) ( 8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元煤矿风井施工至K3灰岩含水层下部砂质泥岩时,矿井涌水量突然增加到104m3/h,造成淹井94m,经分析突水是由工作面放炮产生的次生裂隙与k2灰岩含水裂隙导通,致使k2石灰岩含水层涌水直接补给工作面造成的,为确保井筒安全施工,通过比较,决定采用动态注浆技术,本文分析计算得出止浆垫的厚度、注浆孔数目及倾角,经实测注浆结束后工作面涌水量为2.2m3/h,达到预期扩散效果。
许疃矿72煤工作面破碎顶板超前预注浆加固控制技术研究
查文华,黄嵘,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44-47.  doi:
摘要 ( 532 )   PDF (582KB) ( 9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淮北矿区许疃煤矿71、72煤层为工程实例,根据其分叉合并、层间距变化大、采空区下顶板破碎等特点,采用实验室力学实验、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对71煤层开采后底板的破坏深度、工作面破碎顶板的有效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破碎顶板的注浆参数,并采用“更换钻头”与“跟管钻进”埋设注浆套管的新方法,解决了破碎顶板钻孔、埋设注浆套管难的问题。通过未注浆工作面于注浆工作面的矿压显现与巷道表面位移对比,总结了顶板控制效果,得到72煤破碎顶板的有效控制技术,为淮北矿区72煤破碎顶板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产经验
薄基岩厚度变化对采场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
连清旺 宋选民
煤炭工程. 2012, 44(9):  48-50.  doi:
摘要 ( 694 )   PDF (394KB) ( 6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厚松散层覆盖的极薄基岩顶板条件下安全开采问题,是制约神东矿区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大柳塔煤矿22614工作面矿压实测资料,研究了基岩变薄区-变厚区矿压显现规律特征,从矿压控制理论角度探讨了基岩厚薄变化区的矿压显现强度不同的机理。研究结论:(1)基岩变薄区来压强度小于变厚区;(2)基岩最薄区容易发生溃砂事故;(3)变薄区前的基岩正常区和变厚区后的基岩正常区,其来压强度相当;(4)基岩厚度薄,周期来压步距小,周期来压强度大;(5)相同基岩等级区域基岩变薄区比变厚区周期来压步距小、来压强度小,动载系数小。
煤矿充填开采充填体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胡海江,李永元
煤炭工程. 2012, 44(9):  51-53.  doi:
摘要 ( 411 )   PDF (420KB) ( 59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矿充填开采时充填体的承载能力十分重要。根据影响充填体承载能力的因素,建立了充填体承载能力的模型,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充填体承载能力的大小随着充填体宽度和强度增大而增大,随着充填体高度和采深的增加而减小,为以后充填体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支持。
突出预测指标Δh2测定超前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曾日富 张开加 赵雪兵
煤炭工程. 2012, 44(9):  54-55.  doi:
摘要 ( 471 )   PDF (444KB) ( 6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测定超前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的方法,并对其分析比较。现场结合容光煤矿C5煤层的实际情况,选择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采用常用方法和新方法分别测定了在C5煤层中Φ89mm超前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用来测定超前钻孔的有效影响半径同样准确有效。
巴关河选煤厂重介工艺系统改造与实践
牛国前
煤炭工程. 2012, 44(9):  56-58.  doi:
摘要 ( 361 )   PDF (556KB) ( 5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川煤集团攀煤公司精煤分公司巴关河选煤厂原重介技术改造后存在的问题,未达到设计生产要求,未能取代原跳汰工艺生产等缺点。采用以双给介大直径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作为主选设备的不脱泥入选工艺对该厂进行再次改造,并介绍了改造所取得的效果。
红柳林煤矿大采高工作面设备快速入井运输实践
王治伟
煤炭工程. 2012, 44(9):  59-61.  doi:
摘要 ( 558 )   PDF (516KB) ( 5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红柳林煤矿7米大采高工作面——25202特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的概况和设备配置,针对采面的设备配置,提出了相应的运输设备配套方案,分析了液压支架整体入井运输的巷道适应性,制定了主要设备快速入井运输的安全运行措施,保证了7米大采高工作面设备的快速高效入井运输。
水源热泵技术在济宁三矿的研究与应用
李凤山 高静
煤炭工程. 2012, 44(9):  62-63.  doi:
摘要 ( 477 )   PDF (459KB) ( 6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该技术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热源,主机采用先进、高效、环保、节能的地温空调机组,末端形式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实现西区办公楼及车间供热和制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大功率矿用潜水泵在煤矿中的应用
张扬
煤炭工程. 2012, 44(9):  64-66.  doi:
摘要 ( 546 )   PDF (479KB) ( 70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针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现有排水和防水系统存在的诸多不足,提出应采用大功率矿用潜水泵进行井下排水。分析了大功率矿用潜水泵的特点和安装布置方式,并对其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现场应用证明,大功率矿用潜水泵在煤矿井下排水中效果明显,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研究探讨
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数值模拟
余学义 李星亮 王鹏
煤炭工程. 2012, 44(9):  67-69.  doi:
摘要 ( 592 )   PDF (685KB) ( 5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华亭陈家沟煤矿综放采场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成果数据为基础,应用FLAC3D反演计算模拟分层综放开采引起的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分层综放开采后覆岩移动破坏形成“拱”式承载结构,拱脚压应力高度集中;导水裂隙带发育形态也近似为“拱形”,与实际探测高度拟合度较好;分析了开采过程中覆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破坏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分层综放开采覆岩破坏规律提供借鉴。
基于霍克—布朗准则的巷道围岩塑性区估计
谷拴成 张磊
煤炭工程. 2012, 44(9):  70-73.  doi:
摘要 ( 864 )   PDF (609KB) ( 5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巷道开挖后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分布规律,首先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在计算出围岩应力的基础上,依据霍克—布朗强度准则推导出圆形巷道围岩的弹塑性分界限。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在不同侧压力、不同地应力、不同m值、不同s值情况下巷道围岩的塑性区,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巷道塑性区的演化规律,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近距煤层下层工作面均压开采技术实践
卢国梁 王宏伟 姜耀东
煤炭工程. 2012, 44(9):  74-76.  doi:
摘要 ( 467 )   PDF (424KB) ( 90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阐述了近距煤层下层工作面均压开采期间,为防止有害气体下泄,工作面升压系统、均压系统的建立方法及步骤。对均压应急响应系统、均压安全监管系统的布置形式、建立过程和技术特点做了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于近距煤层下层工作面均压开采具有科学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
矿井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简化力学模型
赵洪宝,潘卫东,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77-79.  doi:
摘要 ( 715 )   PDF (565KB) ( 90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煤矿主要动力灾害之一的冲击地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特点及易于发生冲击地压区域特点的分析,认为易于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普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将之划分为三个区域。认为存在的不均衡应力集中和采矿工作产生的扰动是冲击地压启动的条件,而造成煤岩变形局部化的内因主要是应力集中的不均衡性;不均衡的应力集中导致的煤岩体内弹性能的集聚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能量;弹性能释放的逐渐衰竭和处于原岩应力状态的应力平衡特性,导致了冲击地压的停止;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冲击地压力学模型,运用该模型可以解释冲击地压的发生、发展、停止及其造成的煤岩变形局部化等特点。
水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计算及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确定
张鹏
煤炭工程. 2012, 44(9):  80-83.  doi:
摘要 ( 738 )   PDF (802KB) ( 4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黄沙矿2上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力法对试验工作面的老顶初次垮落进行了力学分析。通过建立老顶-工作面基本力学模型,分析老顶首次破断时的极限弯矩,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l的求解方程,计算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为22.4m,并利用采动裂隙椭抛带理论为瓦斯抽放巷道位置的选择提供预测和理论支持。
大倾角厚煤层一次全高开采相邻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王旭涛
煤炭工程. 2012, 44(9):  84-86.  doi:
摘要 ( 515 )   PDF (1604KB) ( 5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大倾角厚煤层一次全高开采相邻两工作面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展开研究,以计算机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中对相邻两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以及支承压力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开采中的一般矿压显现规律,对矿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人工冻土温度场的支持向量机法预测
姚兆明,李郑飞,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87-89.  doi:
摘要 ( 501 )   PDF (360KB)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冻结法凿井施工中,及时掌握人工冻土温度场发展,对于优化冻结方案、处理紧急情况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新建矿井实测样本较少的特点,利用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理与小样本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人工冻土温度场发展的支持向量机计算模型。采用不同的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对人工冻土温度场发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适合于人工冻土温度场发展计算的核函数。人工冻土温度场支持向量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人工冻土温度场的计算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冀中能源洁净煤技术发展与管理措施
赵金鹏
煤炭工程. 2012, 44(9):  90-92.  doi:
摘要 ( 569 )   PDF (536KB) ( 6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煤炭洗选、先进煤转化技术、洁净发电技术、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阐述了洁净煤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冀中能源洁净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冀中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的管理措施。
基于微波技术的褐煤脱水实验研究
杨景超 肖雷
煤炭工程. 2012, 44(9):  93-94.  doi:
摘要 ( 1106 )   PDF (423KB) ( 7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褐煤的脱水是褐煤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微波辐射的干燥原理,对内蒙古额吉褐煤进行微波干燥实验研究。考察了干燥时间、煤样粒径、微波功率、加热方式对褐煤脱水提质的影响,得到工艺条件为:干燥时间5min、微波功率720w、褐煤粒径3~6mm、加热方式为间歇加热,褐煤脱水率为64.10%。
运行阻力系数对刮板输送机系统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曲乃锐
煤炭工程. 2012, 44(9):  95-97.  doi:
摘要 ( 728 )   PDF (489KB) ( 5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针对刮板输送机的两种主要的运行阻力系数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影响输送机刮板链和物料(煤)运行阻力系数变化的各种因素,并且提出了一种确定阻力系数的实验计算方法。此外,还将两种阻力系数的线性模型函数输入计算机软件工具建立的刮板输送机模型,从而得到了输送机的功率和安全系数随阻力系数变化的性能曲线,通过对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刮板输送机在不同阻力系数下的工作情况,有助于指导设计生产,为优化设备系统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液压支架焊缝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
沙宝银
煤炭工程. 2012, 44(9):  98-100.  doi:
摘要 ( 493 )   PDF (702KB) ( 4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金属磁记忆方法应用到液压支架焊缝检测技术中,简述了金属磁记忆技术检测原理,分别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介绍了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重点对软件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实验表明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液压支架焊缝质量,解决了现有液压支架焊缝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
粉煤灰和砂壤土混合后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
陈孝杨,严家平,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101-103.  doi:
摘要 ( 556 )   PDF (444KB) ( 6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粉煤灰与砂壤土按体积比1:2混合后,进行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等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后,均能提升砂壤土的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以及植物有效水含量。因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差异,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在pF值小于1.8时,其形态可能会向上或向下修正。但当pF值大于1.8时,无论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同一基质吸力的混合物体积含水量均大于砂壤土。当基质含水量较高时,粗颗粒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物的非饱和渗透系数下降速率较快。研究结果为粉煤灰充填复垦或粉煤灰场覆土复垦地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关于增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对煤矿建设项目环评指导的建议
安祥华
煤炭工程. 2012, 44(9):  104-106.  doi:
摘要 ( 505 )   PDF (678KB) ( 7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工作开展情况良好,到目前为止,已有80余个国家规划矿区编制了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部分评价结论被规划编制和审批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报告书编制仍普遍存在宏观性不足、评价深度不够、评价思路和方法与项目环评雷同等问题,影响了对煤矿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开拓评价思路,深化评价内容,是提高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评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建设规模和时序、井田划分、空间布局、资源综合利用、居民搬迁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厚尾性质及其经济含义分析
张自然 徐亮
煤炭工程. 2012, 44(9):  107-109.  doi:
摘要 ( 670 )   PDF (398KB) ( 6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统计特征,运用POT-GPD模型对我国2003-2011年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风险具有厚尾性质:尾部风险的发生概率是幂函数递减的,特大事故的发生概率并不是充分小,当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仍不容乐观。研究还发现,与2003-2006年煤矿安全事故相比,2007-2011年煤矿安全事故风险的厚尾程度明显减小,特大事故的发生概率明显下降,表明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监管取得成效。
装备技术
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的设计与应用
贾后省
煤炭工程. 2012, 44(9):  110-113.  doi:
摘要 ( 592 )   PDF (574KB) ( 7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巷道开挖破坏了巷道围岩原始平衡状态,巷道围岩体内的原始应力发生二次分布,如果二次应力超过围岩强度极限,巷道围岩将产生失稳破坏。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记录顶板各位置岩层位移情况,及时掌握巷道围岩动态信息,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和调整支护参数,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由机械式深基点位移放大器和深基点位移计组成,本文着重阐述了巷道顶板多点离层监测仪的设计原理、具体实施方式和此监测仪的科学先进性,并介绍了在神东煤炭集团寸草塔矿地应用情况。
三轴渗流设备改造探讨
李锋
煤炭工程. 2012, 44(9):  114-116.  doi:
摘要 ( 474 )   PDF (435KB) ( 5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前人研制的三轴渗流设备及基础上,探讨了将三轴渗流设备出口端气压改造成负压可调节的方法。利用此设备,可以研究瓦斯抽采对煤体瓦斯渗透率的影响。调整实验方案,可以进一步在不同出口负压条件下,研究不同应力场和温度场等因素对煤体瓦斯渗透率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提高煤层气抽放水平与煤层气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胶带输送机大功率连续转弯装置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李振安
煤炭工程. 2012, 44(9):  117-118.  doi:
摘要 ( 533 )   PDF (1009KB) ( 8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两相邻工作面共用一个胶带输送机机头硐室,减少巷道施工量,提高资源回收率,同时解决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胶带输送机顺槽难以呈直线布置带来的设备占用量大的难题,济宁三号煤矿技术人员研究分析后采用了连续转弯装置。通过在53下05(北)工作面的实际应用,表明转弯装置简化了煤流运输系统,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减少了设备占用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矿井经济效益,对建设节约型矿井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用电机车交流牵引控制系统的研究
邓永红,等
煤炭工程. 2012, 44(9):  119-121.  doi:
摘要 ( 495 )   PDF (589KB) ( 69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矿用电机车交流传动的高性能控制运行,提高电机车运行的可靠性,以代替传统的矿用电机车直流调阻调速和直流斩波调速,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牵引性能。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16位高速单片微机dsPIC30F6010A[1-3]的矿用电机车交流变频调速牵引控制系统,给出了牵引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案及电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牵引控制系统能够满足矿用电机车交流变频调速运行的要求。
信息工程
基于ZigBee的采空区无线自组网测温系统分析
张辛亥 刘强 郑学召 王伟峰
煤炭工程. 2012, 44(9):  122-124.  doi:
摘要 ( 575 )   PDF (637KB) ( 61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煤自燃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为矿井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采空区是易发生煤自燃的重点区域,因此,对采空区煤自燃进行早期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鉴于采空区的特点,一些常用监测方法较难实施,而利用温度传感器自动监测采空区温度成为较好选择。文章主要介绍了基于ZigBee的无线自组网测温技术于采空区的应用。系统中各测温节点间实现无线通信,并将实时监测的温度信息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通过模拟巷道试验、现场工业试验表明该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和设计距离范围内通信稳定,能够准确、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对采空区温度进行监测,最终达到对采空区煤自然发火早期预测的目的。
Linux下HDLC通道网络设备驱动的设计
陈豹
煤炭工程. 2012, 44(9):  125-126.  doi:
摘要 ( 630 )   PDF (432KB) ( 5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章以SHDSL嵌入式通信设备开发为例,阐述了在Linux中网络设备驱动的基本设计思想。详细介绍了利用MPC850DE中的SCC控制器实现HDLC通信模块的开发过程,并用动态加载到Linux内核的方式,实现系统的优化。其中HDLC通道为以太网和信令网之间提供数据链路支持,是该设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
浅析煤炭企业成功实施EAM系统的关键因素
张世明 刘亚东 朱立峰 杨占胜
煤炭工程. 2012, 44(9):  127-129.  doi:
摘要 ( 491 )   PDF (568KB) ( 6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深入研究许多企业EAM系统实施失败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从目标设定、关键因素把握和关键流程遵循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煤炭企业成功实施EAM系统的必要条件。以便为煤炭企业顺利实施EAM系统提供理论及技术参考、为EAM系统实施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工程管理
红柳林矿井污水处理回用工程总承包运作实践
梁生芳
煤炭工程. 2012, 44(9):  130-132.  doi:
摘要 ( 443 )   PDF (510KB) ( 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矿井污水零排放的环保要求,业主决定对矿井生活污水和矿井水处理回用进行总承包。我们设计单位与设备厂家组成联合体,顺利中标,实现了矿井项目以设计为主体的总承包工程零的突破。在矿井污水处理回用交钥匙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组建优秀项目部,严把施工队伍关,搞好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做好与业主的沟通工作,圆满的完成了项目总承包工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巴基斯坦塔尔煤田投资风险综合评价
宋明智
煤炭工程. 2012, 44(9):  133-136.  doi:
摘要 ( 786 )   PDF (628KB) ( 10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是针对巴基斯坦塔尔煤田开发投资的前期风险性评估研究,在结合巴基斯坦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塔尔地区自然环境、煤田地质条件等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该国能源投资风险分析。文中重点识别了关系投资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对其影响度进行了剖析,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风险因子量化指标模型,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推导出塔尔煤田投资风险度,作出了总结性建议。本研究对准备参与巴基斯坦煤田投资的中国企业具有参考性价值。
煤矿企业员工安全知识能力分析
周波 李贤功 汪伟忠
煤炭工程. 2012, 44(9):  137-139.  doi:
摘要 ( 448 )   PDF (385KB) ( 8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煤矿企业不同部门员工安全知识的失效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所有失效模式的权重,并采用评价矩阵计算员工安全知识的失效率,最终获得所有部门员工现有的安全能力。企业通过对员工现有的安全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安全知识能力较弱的部门,为企业的安全投入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员工安全知识评价的实用性。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