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吕文玉. 国内外薄煤层开采技术和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J]. 中国矿业,2009,18(11):60-62. [2] 赵丽娟,马联伟. 薄煤层采煤机可靠性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J]. 煤炭学报,2013,38(7):1287-1292. [3] 赵丽娟,张农海. 含硫化铁结核薄煤层采煤机行星组件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2010,27(7):74-78. [4] 李嘉鹏. 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行星架有限元分析[J]. 煤矿机械,2012,33(4):93-95. [5] Ahmed A. Shabana. Dynamics of Multibody System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115-122. [6] 仲昕,杨汝清,徐正飞,等.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应用[J]. 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21(3):387-389. [7] 鲁明,胡聪良,孙伟,等.基于刚柔耦合的导轨滑块移动副建模[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0,8(3):279-281,323. [8] 冒维鹏. 关于2k-h型行星传动中行星轮个数的配置和行星架刚度问题的探讨[J]. 传动技术,2012,26(2):18-21,33. [9] 赵丽娟,张农海,安亚君. 含硫化铁结核的薄煤层采煤机行星架可靠性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8,30(10);117-120. [10]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5-229. [11] 李贵轩,李晓豁. 采煤机械设计[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84-87. [12] 裴博文.基于ANSYS和ADAMS的连续液压装载机装载部研究[J].煤炭工程,2011,(8):114-115+118. [13] 赵丽娟,刘旭南,马联伟.基于经济截割的采煤机运动学参数优化研究[J].煤炭学报,2013,38(8):1490-1495. [14] 赵丽娟,马联伟,刘旭南,等. 难刨煤层刨刀可靠性与疲劳寿命研究[J].机械设计,2013,30(4):85-88. [15] 杨文,姚齐水,余江鸿,等. 弹性复合圆柱滚子轴承承载性能的理论研究[J].机械传动,2013,05:6-9. [16] 王爱林,王庆九,汪久根. 滚子偏斜对圆锥滚子与内圈接触的影响[J]. 机械设计与研究,2012,28(1):56-59+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