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K].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王国法.液压支架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9 [3]缪协兴.自然平衡拱与巷道围岩的稳定[J][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0, 1(2):55-57 [4]赵宏珠.液压支架工作阻力[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8 [5]马念杰, 潘玮, 李新元.煤巷支护技术与机械化掘进[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95~202 [6]何满潮, 齐干, 程骋, 等.深部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制及祸合支护设计[J][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5):987-993 [7]李洪, 马全礼.复合顶板运动规律及控制研究[J][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4, 1(1):54-59 [8]陈勇, 于新锋,柏建彪.复合顶板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技术探讨[J][J]..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5, 1(6):6-7 [9]王东, 段克信, 郭丽丽.复合顶板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特征数值模拟[J][J]..辽宁工程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2):42-44 [10]杨峰, 王连国, 贺安民, 等.复合顶板的破坏机理与锚杆支护技术[J][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8, 1(3):286-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