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炎光, 陆士良. 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 | 
																													
																							| [2] | 康红普, 颜立新, 郭相平, 等. 回采工作面多巷布置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31(10):2022-2036. | 
																													
																							| [3] | 康红普. 煤矿井下应力场类型及相互作用分析[J]. 煤炭学报, 2008,33(12):1329-1335. | 
																													
																							| [4] | 姜鹏飞, 康红普, 张剑, 等.近距煤层群开采在不同宽度煤柱中的传力机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28(03):345-349. | 
																													
																							| [5] | 张向阳, 常聚才. 上下采空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围岩应力及破坏特征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31(04):506-511. | 
																													
																							| [6] | 胡少轩, 许兴亮, 田素川, 等. 近距离煤层协同机理对下层煤巷道位置的优化[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33(06):1008-1013. | 
																													
																							| [7] | 索永录, 商铁林, 郑勇, 等. 极近距离煤层群下层煤工作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数值模拟[J]. 煤炭学报, 2013,38(S2):277-282. | 
																													
																							| [8] | 孔德中, 王兆会, 任志成. 近距离煤层综放回采巷道合理位置确定[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4,31(02):270-276. | 
																													
																							| [9] | 张剑. 极近距煤层下位煤层巷道围岩控制原理及应用[J]. 煤炭工程, 2013,45(08):27-30. | 
																													
																							| [10] | 李中伟. 近距离煤层下分层大断面切巷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 2017,49(11):41-44. | 
																													
																							| [11] | 梁建民, 杨战标. 极近距离下位煤层巷道合理布置与支护设计[J]. 煤炭工程, 2016,48(04):9-12. | 
																													
																							| [12] | 林健, 范明建, 司林坡, 等. 近距离采空区下松软破碎煤层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J]. 煤矿开采, 2010,15(04):45-50. | 
																													
																							| [13] | 康红普, 吴拥政, 褚晓威, 等. 小孔径锚索预应力损失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1,36(08):1245-1251. | 
																													
																							| [14] | 康红普,林健,吴拥政.全断面高预应力强力锚索支护技术及其在动压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34(09):1153-1159. | 
																													
																							| [15] | 康红普.煤矿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煤矿开采,2011,16(03):2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