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梁运涛, 侯贤军, 罗海珠, 等.我国煤矿火灾防治现状及发展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06):1-6 | 
																													
																							| [2] | 邓军, 李贝, 王凯, 等.我国煤火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10):1-7 | 
																													
																							| [3] | 何启林, 王德明.流态色谱吸氧法测定煤自燃倾向不合理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 2006, (9):75-77+92 | 
																													
																							| [4] | 胡争国, 仲晓星, 王德明, 等.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方法不合理性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 2008, (8):49-52 | 
																													
																							| [5] | 刘剑, 王继仁, 孙宝铮.煤的活化能理论研究[J].煤炭学报, 1999, (3):94-98 | 
																													
																							| [6] | 刘剑, 陈文胜, 齐庆杰.基于活化能指标煤的自燃倾向性研究[J].煤炭学报, 2005, (1):67-70 | 
																													
																							| [7] | 陆伟, 王德明, 仲晓星, 等.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2):201-205 | 
																													
																							| [8] | 陆伟, 王德明, 仲晓星, 等.基于绝热氧化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6, (5):875-878 | 
																													
																							| [9] | 余明高, 郑艳敏, 路长, 等.煤低温氧化热解的热分析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09):83-86 | 
																													
																							| [10] | Li B, Chen G, Zhang H, et al.Development of non-isothermal TGA-DSC for kinetics analysis of low temperature coal oxidation prior to ignition[J].Fuel, 2014, 118:385-391 | 
																													
																							| [11] | 邓军, 张丹丹, 张嬿妮, 等.基于程序升温的煤低温氧化表观活化能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06):54-58 | 
																													
																							| [12] | 朱红青, 沈静, 张亚光.升温速率和氧浓度对煤表观活化能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 2015, 43(11):49-53 | 
																													
																							| [13] | 张嬿妮.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及其宏观表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2. | 
																													
																							| [14] | 张辛亥, 白亚娥, 李青蔚, 等.基于活化能指标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烟煤的自燃倾向性[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6, 43(01):5-7 | 
																													
																							| [15] | 徐精彩.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 | 
																													
																							| [16] | 邓军, 李贝, 李珍宝, 等.预报煤自燃的气体指标优选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01):55-59 | 
																													
																							| [17] | 翟小伟.煤氧化过程CO产生机理及安全指标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2. | 
																													
																							| [18] | 张嬿妮, 陈龙, 邓军, 等.基于程序升温实验的同组煤氧化动力学分析[J].煤矿安全, 2018, 49(05):31-34 | 
																													
																							| [19] | 何启林, 王德明.煤的氧化和热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6, (1):1-5 | 
																													
																							| [20] | 肖旸, 王振平, 马砺, 等.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特征温度的对应关系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08, (6):47-51 | 
																													
																							| [21] | 陆伟, 胡千庭, 仲晓星, 等.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理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 (1):111-115 | 
																													
																							| [22] | 赵婧昱.淮南煤氧化动力学过程及其微观结构演化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