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蓝航, 陈东科,毛德兵.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灾害防治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 2016, 44(1):39-46 | 
																													
																							| [2] | 姚韦靖, 庞建勇.我国深部矿井热环境研宄现状与进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8, 45(1):107-111 | 
																													
																							| [3] | 赵文彬,管清向,柳俊仓,等.深部矿井地温梯度规律分析[J].煤矿安全, 2015, 46(8):188-191 | 
																													
																							| [4] | 郭平业.我国深井温度场特征及热害控制模式研究 [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 2009:15-31. | 
																													
																							| [5] | 郭江峰,姚多喜.基于ANSYS数值模拟的丁集矿地温研究[J].煤矿安全, 2014, 9(57):193-196 | 
																													
																							| [6] | 徐胜平.两淮矿区地温场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2014:144-162. | 
																													
																							| [7] | 段忠丰, 庞忠和, 杨峰田.华北地区煤系地层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对热害的影响[J].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8):15-17 | 
																													
																							| [8] | 李红阳,朱耀武,易继承.淮南矿区地温变化规律及其异常因素分析[J].煤矿安全, 2007, 11(20):68-71 | 
																													
																							| [9] | 彭涛,张海潮,任自强, 等.两淮煤田煤系地层岩石热导率特征[J].高校地质学报, 2014, 20(3):470-475 | 
																													
																							| [10] | 谭静强,琚宜文,侯泉林,等.淮北煤田宿临矿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3):732-739 | 
																													
																							| [11] | 彭涛,吴基文,任自强,等.淮北煤田现今地温场特征及大地热流分布[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 40(6):1083-1092 | 
																													
																							| [12] | 韩锋, 汪宏志.淮北煤田地温分布规律研究[J].煤炭技术, 2016, 35(06):100-102 | 
																													
																							| [13] | 翟建廷,江吉林,路冠文.等. 许疃矿矿井构造特征及对构造煤发育的控制作用[J].煤炭技术, 2016, 35(11):103-105 | 
																													
																							| [14] | 徐胜平, 彭涛, 吴基文, 等.两淮煤田煤系岩石热导率特征及其对地温场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4, 42(6):1-8 | 
																													
																							| [15] | 吴海权,杨则东,疏浅,等.安徽省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J].地质学刊, 2016, 40(1):171-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