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振英. 风沙区采煤塌陷裂缝对土壤物理及水分特性影响研究[D].: 河南理工大学, 2017. [2] 吴志远, 彭苏萍, 杜文凤, 等. 干旱地区煤层开采对地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 2019,26(05):75-80. [3] 韩煜, 史娜娜, 王琦, 等. 采煤塌陷干扰下风沙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39(11):15-19. [4] 王健. 神东煤田沉陷区生态受损特征及环境修复研究[D].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5] 张延旭. 西部煤炭开采对土壤环境影响及微生物修复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 [6] 杜华栋, 赵晓光, 张勇, 等. 榆神府覆沙矿区采煤塌陷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演变[J]. 土壤, 2017,49(04):770-775. [7] 王琦, 全占军, 韩煜, 等. 风沙区采煤塌陷不同恢复年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J]. 水土保持学报, 2014,28(02):118-122. [8] 国家标准局. GB7172-1987 土壤水分测定法[S]. 198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1121.4-2006 土壤容重的测定[S]. 2006.[10] 国家林业局. LYT1215-1999 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测定[S]. 1999.[11] 程林森, 雷少刚, 卞正富.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32(02):219-223.[12] 王健, 武飞, 高永, 等. 风沙土机械组成、容重和孔隙度对采煤塌陷的响应[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7(04):37-41.[13] 雷少刚.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J]. 煤炭学报, 2010,35(09):1587-1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