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可琦, 王玉浚. 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33(1):1-5.[2]何满潮, 高玉兵, 杨军,等. 无煤柱自成巷聚能切缝技术及其对围岩应力演化的影响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6):1314-1325.[3]宋振骐, 崔增娣, 夏洪春,等. 无煤柱矸石充填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模式及其工程理论基础研究[J]. 煤炭学报, 2010, 35(5):705-710.[4]何满潮, 张国锋, 齐干,等. 夹河矿深部煤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 24(1):27-31.[5]张国锋, 何满潮, 俞学平,等. 白皎矿保护层沿空切顶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1, 28(4):511-516.[6]何满潮, 马资敏, 郭志飚,等. 深部中厚煤层切顶留巷关键技术参数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 47(3):468-477.[7]高玉兵, 杨军, 何满潮,等. 厚煤层无煤柱切顶成巷碎石帮变形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10):2492-2502.[8]陈上元, 何满潮, 王洪建,等. 深井沿空切顶巷道围岩协同控制及应力演化规律[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4):660-669. [9]康红普, 牛多龙, 张镇, et al.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010):1977-1987.[10]何满潮, 高玉兵, 杨军,等. 厚煤层快速回采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工程试验[J]. 岩土力学, 2018, 39(1):254-264.[11]何满潮, 王亚军, 杨军,等. 切顶成巷工作面矿压分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 47(6):1157-1165.[12]杨腾飞.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 煤炭工程, 2018, 50(11):54-57.[13]谢文兵, 王世彬, 冯光明. 放顶煤开采沿空留巷围岩移动规律及变形特征[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4, 33(5):513-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