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雄武,徐虎,彭苏萍,等. 煤层采动覆岩富水性变化规律瞬变电磁法动态监测[J]. 煤炭学报,2021,46(5): 1576-1586.[2]王洪云,王成坤,邢兰景,等. 浅层岩溶和采空区综合探测方法与模型试验[J]. 重庆大学学报,2023,46(2): 107-118.[3]罗霄,许智海,李正胜,等. 多参数综合物探方法在煤矿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工程,2020,52(2): 32-37.[4]张兴辉,王海亮. 矿山地质灾害勘查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3,45(4):123-130.[5]李文成,马忠英,刘志华,等. 才尔贡玛煤矿地球物理特征及综合勘查方法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2,44(12): 135-142.[6]张太乐,张鹏,粟梅,等. 地物测井在煤层划分中的应用[J]. 煤炭技术,2018,37(3):115-117.[7]徐鹏,吴发宏,韦博蔓,等. 基于测井曲线组合特征的煤层结构综合判断[J]. 煤矿安全,2015,46(4):155-158.[8]孙少平,巩固,贾昆鹏,等. 测井方法在观测采空区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2011,23(1):55-58.[9]牟义. 神府矿区隐蔽采空区相关致灾因素分析及勘查技术[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0,35(3):1017-1024.[10]马宝,陈建华,王兴锋.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井五、六盘区为例[J]. 煤炭科学技术,2022,50(S2):223-230.[11]马留柱. 瞬变电磁法在风化基岩层富水性探查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煤炭,2023,49(5):50-57.[12]时志浩,程久龙,徐忠忠,等. 矿井瞬变电磁法小线圈装置的电磁场响应特征研究[J]. 矿业科学学报,2023, 8(3): 308-314.[13]牟义. 浅埋采空区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8,46(10):203-208.[14]秦苏源. 地面瞬变电磁法在山西某矿采空积水区探测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2022,34(S2):93-97.[15]李海潮,徐标,胡雄武. 基于小线圈瞬变电磁法的红沙泉矿区地下水资源探测[J]. 煤矿安全,2022,53(8): 81-86.[16]马玉龙,李鹏飞,赵兴辉,等. 综合物探技术在工作面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22,53(3):104-111.[17]牟义,李宏杰,李文,等. 瞬变电磁法定量评估河流流域开采区富水性技术[J]. 重庆大学学报,2020,43(4): 11-24.[18]林井祥,张立明,张继忠. 基于瞬变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法的煤矿积水采空区探测[J]. 煤炭工程,2021,53(6): 152-156.[19]孙晋江,马志超,廉玉广,等. 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井选址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2021, 40(5):81-84.[20]牟义,李健,丰莉,等. 露天采坑烧变岩与古冲沟区域水文地质“双探三预测”技术[J]. 中国矿业,2022,31(3): 149-157.[21]尚建威. 圈闭弧形越界采空区定向钻探技术应用[J]. 中国煤炭,2022,48(S1):212-218.[22]雷志国. 煤矿采空区勘查设计技术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21,43(3):104-108.[23]马志超,窦文武,李文,等. 煤矿回采工作面内部不良地质体的多波联合探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3, 34(03): 83-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