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立民, 孙魁, 李成, 等. 西北大型煤炭基地地下水监测背景、思路及方法[J]. 煤炭学报, 2020,45(01): 317-329.[2]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分析及案例汇编[M]. 应急管理出版社, 2022.[3] 陈凯, 王文科, 商跃瀚, 等. 生态脆弱矿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矿业, 2020,29(03): 171-176.[4] 范立民, 贺卫中, 彭捷, 等. 高强度煤炭开采对烧变岩泉的影响[J]. 煤炭科学技术, 2017,45(07): 127-131.[5] 范立民, 仵拨云, 向茂西, 等. 我国西部保水采煤区受保护烧变岩含水层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6,44(08): 1-6.[6] 胡鑫, 孙强, 晏长根, 等. 陕北烧变岩水-岩作用的劣化特性[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51(04): 76-84.[7] 靳玉强, 杨建飞, 王迎, 等. 煤层火烧区边界“两探”措施的探索及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48(S2): 24-28.[8] 侯恩科, 席慧琴, 文强, 等. 基于GMS的隐伏火烧区下煤层开采工作面涌水量预测[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2,22(05): 2482-2492.[9] 闫顺尚, 王玲, 董方营, 等. 基于电-磁法联合勘探的火烧区范围及富水性的预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50(02): 132-139.[10] 苗霖田, 夏玉成, 段中会, 等. 黄河中游榆神府矿区煤-岩-水-环特征及智能一体化技术[J]. 煤炭学报, 2021,46(05): 1521-1531.[11] 李舒, 杨泽元, 马雄德, 等. 神府南区延安组含水层富水性对矿井涌水量的影响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3,51(06): 92-102.[12] 侯恩科, 樊江伟, 高利军, 等. 地面核磁共振技术在隐伏火烧区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49(05): 230-237.[13] 李永金, 黄仕龙. 石门安全下穿火烧区含水层探水方案的比选分析[J]. 煤炭技术, 2021,40(04): 97-99.[14] 方俊, 张杰. 定向长钻孔超前疏放顶板水技术在枣泉煤矿的应用[J]. 煤炭工程, 2016,48(07): 56-59.[15] 李伟. 巨厚富水烧变岩露天边坡隔水煤(岩)柱构造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 2022,54(05): 137-141.[16] 李超, 赵锦生, 张广超. 烧变岩赋存水对大南湖二矿露天开采影响及防治技术[J]. 煤炭工程, 2017,49(S2): 46-49.[17] 蒲治国, 闫鑫, 丁湘, 等. 露天煤矿边帮烧变岩含水层黏土基帷幕墙注浆建造技术[J]. 煤炭工程, 2022,54(12): 67-72.[18] 崔建平, 蒲治国, 丁湘, 等. 露天煤矿烧变岩黏土基注浆帷幕建造技术[J]. 煤炭工程, 2021,53(07): 59-64.[19] 董书宁, 姬亚东, 王皓, 等.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典型顶板水害防控技术与应用[J]. 煤炭学报, 2020,45(07): 2367-2375.[20] 董书宁, 杨志斌, 姬中奎, 等. 神府矿区大型水库旁烧变岩水保水开采技术研究[J]. 煤炭学报, 2019,44(03): 709-717.[21] 贺卫中. 烧变岩强富水区水害防治技术, 2013[C].[22] 赵宝峰. 枣泉煤矿烧变岩水防治技术研究, 2013[C].[23] 耿耀强, 王苏健, 邓增社, 等. 神府矿区大型水库周边浅埋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技术[J]. 煤炭学报, 2018,43(07): 1999-2006.[24] 张京民, 孟凡林, 武海文, 等. 烧变岩含水层下煤层开采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研究[J]. 煤矿安全, 2022,53(08): 180-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