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香兰, 张泓.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成煤系统[J].煤炭学报, 2014, 39(S1):191-197
[2]王双明.鄂尔多斯盆地叠合演化及构造对成煤作用的控制[J].地学前缘, 2017, 24(2):54-63
[3]焦方正, 温声明, 刘向君, 等.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J].天然气工业, 2023, 43(4):11-23
[4]甘云燕, 张凯亮, 姚海鹏.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煤系气资源及其合勘共采潜力探讨[J].煤炭学报, 2018, 43(6):1661-1668
[5]崔安义.鄂尔多斯地区煤炭与天然气资源协调开发的研究探讨[J].煤炭工程, 2015, 47(8):122-125
[6]刘云鹏.气煤重叠区透水事故风险分析及预防[J].当代石油石化, 2017, 25(10):17-20
[7]韩冰, 王芝银, 吴张中, 等.基于应变理论在采空区管道失效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6(4):134-138
[8]梁晓斌, 梁伟, 邓克飞, 等.采空区悬空天然气管道应力与应变模拟[J].油气储运, 2019, 38(2):145-150
[9]王文, 任建东, 李小军, 等.开采沉陷区天然气井避让距离控制预测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 50(5):943-954
[10]王文, 任建东, 王付斌, 等.鄂尔多斯盆地“煤气走廊”开采模式研究[J].金属矿山, 2019, 10(10):23-31
[11]董淼, 王文.鄂尔多斯盆地油气与煤资源重叠区协调开采研究[J].能源与环保, 2017, 10(2):101-104
[12]郝秀强, 常振恒, 俞珠峰.鄂尔多斯盆地煤与天然气的协调开发及综合评价[J].煤炭经济研究, 2017, 37(11):63-67
[13]郭润生, 余晓钟, 王文.天然气-煤炭交叉开采事故致因机理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 2023, 8(2):222-231
[14]钱鸣高, 石平五, 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
[15]朱广安, 窦林名, 丁自伟, 等.孤岛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性预评估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 2018, 40(5):819-827
[16]康红普, 伊丙鼎, 高富强, 等.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及地应力分布规律[J].煤炭学报, 2019, 44(1):23-33
[17]鞠文君, 卢志国, 高富强, 等.煤岩冲击倾向性研究进展及综合定量评价指标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 40(9):1839-1856
[18]崔峰, 冯港归, 贾冲, 等.冲击地压矿井近距离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合理推进速度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23, 51(7):287-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