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葛世荣, 郝尚清, 张世洪, 等.我国智能化采煤技术现状及待突破关键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07):28-46[2]王国法, 刘峰, 孟祥军, 等.煤矿智能化初级阶段研究与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 2019, 47(08):1-36[3]王国法, 庞义辉, 任怀伟.千米深井三软煤层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展望[J].煤炭工程, 2019, 51(01):1-6[4]胡而已, 叶兰, 孙益壮, 等.综放工作面放煤量激光扫描自适应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煤炭, 2022, 48(11):57-66[5]陈钱有.综放工作面煤矸冲击特性与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22.[6]李红斌.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破碎机理及多口协同放煤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 2023.[7]王圣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综放工作面采放协调智能决策[D].河南理工大学, 2023.[8]崔志芳, 牛剑峰.自动化记忆放煤控制研究[J].工矿自动化, 2019, 45(03):99-102[9]鲍永生.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07):55-61[10]刘长友, 张宁波, 郭凤岐, 等.特厚煤层综放煤-矸-岩放落流动的时序规律及识别方法[J].煤炭学报, 2022, 47(01):137-151[11]张宁波, 刘长友, 陈现辉, 等.综放煤矸低水平自然射线的涨落规律及测量识别分析[J].煤炭学报, 2015, 40(05):988-993[12]冯燕东.自动控制在煤矿皮带运输系统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3, (02):185-186[13]倪海涛.输煤皮带秤技术的优化与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 2024, (06):257-259[14]胡志伟, 杨金祥.移动煤流采制样系统全流程物料感知技术研究[J].煤质技术, 2022, 37(02):48-53[15]张耀华.选煤厂带式输送机煤流与带速协同控制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22, 37(12):174-175[16]孙益壮.基于激光扫描的综放工作面放煤量自适应监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 2022.[17]吕东翰.综放工作面放煤量激光扫描在线智能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21.[18]王利栋.综放工作面放煤量激光扫描监测三维重建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 2022, 54(05):125-130[19]王德记, 马磊, 郭伟东.基于机器视觉的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节能调速控制系统设计[J].煤炭工程, 2024, 56(06):28-34[20]田峰.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煤量监测系统[J].机械管理开发, 2024, 39(01):216-217[21]袁敦鹏.基于三维点云的带式输送机跑偏及堆煤监测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22.[22]杨大鹏, 李新源, 郭宇, 等.综放开采顶煤垮落角对放煤规律影响研究[J].煤炭工程, 2021, 53(09):83-88[23]张宁波, 刘长友, 陈宝宝, 等.极近距离煤层下位厚煤层综放煤矸放落流动规律及放煤工艺参数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05):911-918[24]何沐, 刘聪, 尹卓异, 等.用于高精度离面位移测量的相机阵列栅线投影测量技术[J].实验力学, 2021, 36(05):609-616[25]伏燕军, 罗茜.基于投影栅线法测量物体三维轮廓的一点改进[J].应用光学, 2012, 33(01):120-123[26]吕东洋.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微距栅格体积算法[J].北京测绘, 2024, 38(02):171-176[27]郭景仁, 王艳林, 于蕾.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的不规则实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8(06):73-78[28]陶诏灵, 陈奕含, 白凯贤.定积分近似计算的梯形法[J].高等数学研究, 2018, 21(06):23-25[29]王谭, 王磊磊, 张卫国, 等.基于张正友标定法的红外靶标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 2019, 27(08):1828-1835[30]瞿锴, 郭中佑, 唐育林, 等.顾及物方坐标误差的张正友标定算法[J].西北水电,, 2022, (06):7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