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进喜, 刘文礼, 姚嘉胤, 等.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其特点对比分析[J].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114-117.[J].煤炭科学与工程, 2010, :114-117
|
[2] |
崔广文, 赵辉, 徐东升, 等.粗煤泥分选新工艺的探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4: 10-13.[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4, :10-13
|
[3] |
陆帅帅, 吕宪俊, 刘培坤, 等.粗煤泥回收和分选工艺应用现状[J]. 选煤技术, 2014: 83-87, 91.[J].选煤技术, 2014, :83-87+91
|
[4] |
孟凡彩, 同秀林, 张爽.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J]. 选煤技术, 2018(4): 7-11, 24.[J].选煤技术, 2018, 269(04):7-11+24
|
[5] |
韩兴勇.粗煤泥分选技术研究进展[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8(1): 7-11.[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8, (01):7-11
|
[6] |
王金生.粗煤泥分选工艺与应用情况分析[J]. 选煤技术, 2016(1): 110-114.[J].选煤技术, 2016, (01):110-114
|
[7] |
田立新.粗煤泥分选工艺技术与设备[C]//2016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选煤技术》编辑部, 2016.
|
[8] |
刘佳喜.煤用LD7型螺旋分选机在西铭矿选煤厂的应用[J]. 山西焦煤科技, 2008(5): 21-22.[J].山西焦煤科技, 2008, (05):21-22
|
[9] |
何岩岩, 王龙龙, 慕海伦, 等.南非玛泰螺旋分选机在西易选煤厂的应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2(5): 48-50.[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2, (05):48-50
|
[10] |
赵广富, 周玉森.煤用螺旋分选机机理的探讨[J]. 选煤技术, 1994(2): 13-15.[J].选煤技术, 1994, (02):13-15
|
[11] |
杨晶.动力煤洗选工艺现状及展望[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8(3): 64-65.[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8, (03):64-65
|
[12] |
吕文舵, 刘珊.螺旋分选机在选煤厂中的应用[J]. 选煤技术, 2006(4): 29-31.[J].选煤技术, 2006, (04):29-31
|
[13] |
沈丽娟, 陈建中, 祝学斌, 等.ZK-LX1100螺旋分选机精选粗煤泥的研究[J]. 选煤技术, 2009(6): 6, 22-26.[J].选煤技术, 2009, (06):6+22-26
|
[14] |
沈丽娟, 陈建中.XL系列螺旋分选机[J]. 煤, 1999(6): 41-43.[J].煤, 1999, (06):41-43
|
[15] |
付银香.动力煤选煤厂选煤工艺现状及展望[J].洁净煤技术, 2015, 21(6):33-36
|
[16] |
吴绍安, 周玉森, 赵广富, 等.SML900螺旋分选机的研究[J]. 选煤技术, 1991(1): 10-15.[J].选煤技术, 1991, (01):10-15
|
[17] |
张嘉云, 杜军, 王亚健, 等.LXA1000螺旋分选机在山西潞安余吾矿选煤厂的应用[J]. 选煤技术, 2018(6): 76-80.[J].选煤技术, 2018, (06):76-80
|
[18] |
黄尚安.螺旋溜槽起始段水流运动特性和作用[J].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92(6): 43-47.[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92, (06):43-47
|
[19] |
陈庭中, 徐镜潜, 陈荩.螺旋溜槽流膜运动规律的研究[J].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80(4): 20-26.[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80, (04):20-26
|
[20] |
卢继美.螺旋选矿机中水流的运动规律[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0(4): 36-45.[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0, (04):36-45
|
[21] |
杨海旺.螺旋分选机作用机理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6): 164-165.[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 (06):164-165
|
[22] |
黄尚安, 唐玉白, 黄枢.螺旋溜槽中的二次环流和矿粒运动轨迹的研究[J].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87(2): 16-22, 115.[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87, (02):16-22+115
|
[23] |
黄秀挺.螺旋溜槽流场特征及其颗粒的分选行为研究[D]: 东北大学, 2015.
|
[24] |
刘祚时, 赵南琪, 刘惠中, 等.螺旋溜槽分选流场中矿粒运动轨迹研究[J].中国钨业, 2016, 31(5):7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