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1-11-10
设计技术
露天矿综合开采工艺前设计及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张智明,才庆祥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3.  doi:
摘要 ( 686 )   PDF (877KB) ( 7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露天开采的矿田地质、开采条件复杂,研究适用于此的综合开采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露天矿开采工艺的基础上,分析了露天矿开采综合工艺的开拓运输系统的配合模式、开采参数的匹配,并对综合开采工艺系统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平巷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简便计算
杨真,王刚
煤炭工程. 2011, 43(11):  4-7.  doi:
摘要 ( 1369 )   PDF (1562KB) ( 11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论文通过研究井巷工程中平巷交岔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手册中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交岔点斜墙的斜率和三角交岔点各段距离进行了优化计算,归纳总结出一套简便的计算方法,使设计思路更加清晰、计算过程更加条理,而且补充了巷道转角δ较小时的设计方法。为设计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便利。
贺西煤矿缓倾斜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系统分析
徐开宇,武建国
煤炭工程. 2011, 43(11):  8-10.  doi:
摘要 ( 641 )   PDF (717KB) ( 77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针对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2404综采工作面特殊的地质应力特征与煤层赋存情况,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确定与之相符合的综采液压支架、采煤机组和刮板输送机,经过实践验证,所选配套设备达到了特殊条件下薄煤层高效合理开采和综合机械化安全生产的目的。
无轨辅助运输系统方案设计
张彦禄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1-13.  doi:
摘要 ( 696 )   PDF (722KB) ( 6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矿井巷道的设计、各种车辆硐室的设计(检修、存放、加油、换装等)、通风设计、车辆的选型、车辆数量的配置、辅助运输工艺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无轨辅助运输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王坡矿为例介绍了无轨辅助运输系统设计应用情况。最后,指出了无轨辅助运输系统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全岩巷道掘进中排矸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赵华亮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4-15.  doi:
摘要 ( 640 )   PDF (403KB) ( 8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排矸系统一直是影响岩巷掘进正规循环速度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店坪煤矿900水平南翼轨道巷掘进过程中的矸石量大、出矸缓慢等问题,通过制定合理的排矸路线,设计皮带联锁装置、矿车搭接设施等,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排矸系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滚动稳罐装备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秦强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6-18.  doi:
摘要 ( 683 )   PDF (1070KB) ( 7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设计一种滚动稳罐装备结构,用滚动稳罐装置和侧罐道组合使用的滚动稳罐方式,取代传统的滑动稳罐方式,实现爬行速度的大幅提高。对于主立井提升系统,可以减少提升循环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副立井提升系统,可以在中间水平不使用四角稳罐装置或伸缩罐道装置,使提升效率或经济性大幅提高。
矿井主通风机稳定运行的分析
丰尚奇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9-21.  doi:
摘要 ( 734 )   PDF (633KB) ( 12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了影响矿井通风机稳定运行的因素以及电耗构成,并提出了在实际生产当中实现矿井通风稳定运行的有效节能措施,从而提高了矿井主通风机的运行效率。
基于选煤厂无线点检系统节点模块节能的设计与实现
宋金铃,魏培
煤炭工程. 2011, 43(11):  22-24.  doi:
摘要 ( 625 )   PDF (1068KB) ( 6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煤厂无线点检系统利用CC2430低功耗芯片构建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采用ADXL335加速度传感器对关键设备的振动进行检测实现点检自动化。无线节点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其能量是有限的,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设计成为点检系统能否产生生产效益及减少操作复杂度的关键。节点的能量主要消耗在通信模块、处理器模块及传感器模块,本文深入分析了节点的传感器模块及处理器模块能量消耗,采用主动式感应及动态能量管理策略,极大限度地减少了节点的能量消耗。
高地震烈度地区企业变电站抗震设计分析
吴继宗
煤炭工程. 2011, 43(11):  25-26.  doi:
摘要 ( 665 )   PDF (337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企业变电站的抗震设计是变电站设计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几个典型变电站的实地考察,分析了地震对变电站产生破坏的主要型式、特点和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地震烈度地区企业变电站的抗震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建筑结构、主变压器、电气设备、灾后恢复条件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和相关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企业变电站设计提供借鉴。
呼吉尔特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宋春兰
煤炭工程. 2011, 43(11):  27-28.  doi:
摘要 ( 735 )   PDF (773KB) ( 7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得重要平台,在城乡规划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也是协调平衡各方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本文通过呼吉尔特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探索具有现实应用性的编制方法,通过对矿区用地布局,道路系统和绿化系统规划布局,提出了控制性指标要素以及指导性要素控制体系。氶待以控规作为指导开发建设的重要管理依据,以保证矿区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
浅析高原冻土地区气膜建筑的应用
任卫艮
煤炭工程. 2011, 43(11):  29-31.  doi:
摘要 ( 634 )   PDF (520KB) ( 110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高原冻土地区低压、低氧环境,永冻层对建筑基础的影响,介绍了气膜建筑的应用,实现了增压增氧,改善了高原地区工作及生活环境,克服了冻土对上部结构的特殊要求,体现气膜建筑在高原冻土地区具有绝对优势。
施工技术
壁后注浆技术在全深冻结井筒防治水中的应用
赵强,武光辉
煤炭工程. 2011, 43(11):  32-34.  doi:
摘要 ( 720 )   PDF (477KB) ( 7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胡家河矿副立井采用全深冻结凿井法施工,冻结期结束后,井壁淋水量逐渐增大。通过对井筒穿过的复杂水文地层条件的分析,确定了不同的注浆区段及合理的壁后注浆方案,彻底解决井筒淋水量大的问题。
吉源煤矿副斜井快速施工技术
杨天富
煤炭工程. 2011, 43(11):  35-37.  doi:
摘要 ( 526 )   PDF (949KB) ( 6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吉源煤矿副斜井采用ZWY-180/79L型履带式挖斗装载机取代耙岩机装岩,配备φ1.6m绞车和4 m3箕斗为主的机械化作业线,采取激光指向、光面爆破、湿式喷射混凝土等技术,在溶洞较多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一次性掘进成巷最高达136.5m/月,连续5个月超过107m,平均月进度125.2m,工程质量评定优良,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实现了斜井安全、优质、快速施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砂岩夹薄页岩层马头门加固技术
乔卫国,吕言新
煤炭工程. 2011, 43(11):  38-40.  doi:
摘要 ( 712 )   PDF (1038KB) ( 67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在施工中发生较大变形甚至大范围冒顶,通过对马头门的破坏分析,根据已有的工程加固治理经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支护经验,研究并提出彭庄煤矿副井马头门加固技术方案和施工方案。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无明显变形,随后进行收敛变形测试,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总的变形量分别为4mm和5mm,有效的提高了马头门及其相连井筒、管子道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控制住了围岩的变形,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
复杂条件下软岩区域支护技术研究
刘森
煤炭工程. 2011, 43(11):  41-42.  doi:
摘要 ( 585 )   PDF (1380KB) ( 67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介绍了淄博矿业集团许厂煤矿,利用在-400m水平顶、底为软岩区域布置水仓,合理采用锚注加固支护与反底拱卧底砌碹施工工艺,实现水仓的良好支护效果。
厚煤层综放加长工作面末采期间主撤巷道加强支护及矿压监测
赵辉
煤炭工程. 2011, 43(11):  43-45.  doi:
摘要 ( 641 )   PDF (755KB) ( 7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末采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不连沟煤矿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采取的安全保障技术,并通过现场实测法对支架阻力特性及主撤巷道矿压显现进行分析,以验证其应用效果。研究表明,该技术合理有效,较未加长工作面末采时间缩短了3~4天,提高了末采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宝贵的技术经验。
顾北煤矿软岩巷道底鼓预测及支护对策研究
龚光庆
煤炭工程. 2011, 43(11):  46-48.  doi:
摘要 ( 631 )   PDF (844KB) ( 87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软岩巷道的底臌问题,采用信息化施工理论,对处于断层带内的软岩破碎巷道进行矿压监测。同时,采用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矿压监测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并使用该网络模型对底臌量进行预测。通过基于MATLAB环境下进行的编程模拟计算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在软岩巷道变形预测中有较好的精度,能够预测软岩巷道一段时间内底臌变化规律,同时,模型预测也表明巷道底臌将会加剧。然后,根据模拟结果,结合现场围岩地应力测试、工程地质调查、室内成分鉴定实验以及软岩巷道支护设计和底臌理论,具体分析该段软岩巷道的底臌特征和底臌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底板支护设计。最后,根据底板治理后的研究以及监测,表明使用该支护设计能够有效的控制底板的稳定性,验证该套方法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性。
高河矿+450m水平北翼进风大巷过XE7陷落柱支护技术研究
张永平
煤炭工程. 2011, 43(11):  49-50.  doi:
摘要 ( 678 )   PDF (326KB) ( 83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河矿+450mm水平北翼进风大巷过XE7陷落柱时所采用的锚网索喷+梯子梁与U29型金属可缩性拱架复合支护技术和施工工艺,为辅运和皮带大巷过XE7陷落柱巷道支护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液氮冻结法更换盾构尾刷的施工监测分析
张彪 孙宇坤
煤炭工程. 2011, 43(11):  51-53.  doi:
摘要 ( 601 )   PDF (1035KB) ( 6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盾构尾刷更换的圆环柱状地层冻结加固施工不同于常规的地铁工程冻结施工。基于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工程实例,对承压水地层条件下尾刷更换的液氮冻结法设计和液氮去回路温度、土体温度场、管片温度及解冻后的温度等施工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所采用的冻土帷幕符合盾构尾刷安全更换的施工条件,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盾构尾刷更换提供了新的思路。
生产经验
复杂条件下超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
王金平
煤炭工程. 2011, 43(11):  54-56.  doi:
摘要 ( 726 )   PDF (1425KB) ( 7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代化安全、高效工作面建设是当前我国千万吨矿井建设的基础。羊场湾煤矿是神宁集团的主力生产矿井,其Y120202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较为复杂,煤层易自然发火,顶底板岩性强度低,受压变形极为严重,以上因素的存在,给该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带来极大难度。本文从工作面特殊矿压显现规律、工作面设备系统稳定性控制、煤层自燃发火控制等方面,介绍了该工作面成功开采经验。为相似条件下的工作面布置与开采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意义。
大倾角聚能爆破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刘三钧,李伍成
煤炭工程. 2011, 43(11):  57-59.  doi:
摘要 ( 617 )   PDF (1221KB) ( 44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岩石力学、爆破力学知识系统分析了聚能爆破及其卸压增透消除突出的机理;运用LS-DYNA软件建立了爆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应力卸载变化情况以及煤、岩爆破影响范围的区别;并用来指导现场实践,提高了瓦斯抽采率,使煤层瓦斯残余含量降低到临界值以下,达到了消除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的目的。
穿层钻孔煤层段变孔径掏穴卸压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童碧,余陶
煤炭工程. 2011, 43(11):  60-62.  doi:
摘要 ( 1097 )   PDF (951KB) ( 10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为提高预抽煤层瓦斯消突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变孔径的钻孔卸压增透技术,并在下山揭煤钻孔中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已施工好的下向穿层钻孔实施陶穴扩孔后,实际钻进出煤量相应增加,钻孔的卸压影响范围增大,钻孔周围的煤体变形和透气性增大,抽采瓦斯效果显著提高。掏穴钻孔与考察钻孔抽采瓦斯情况相比,具有显示流量抽采时间长、抽采浓度高和抽采瓦斯量大的特点。穿层钻孔煤层段变孔径掏穴扩孔卸压增透强化抽采瓦斯技术具有易操作简单、成本低和提高抽采效果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低透气性高瓦斯突出煤层消突实践中推广应用,为高突煤层预抽消突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陶一矿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试验研究
李风凯 冯光明 贾凯军 张文涛
煤炭工程. 2011, 43(11):  63-66.  doi:
摘要 ( 708 )   PDF (1683KB) ( 8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邯郸矿业集团各矿“三下”压煤量大、煤炭资源采出率低的现状,在陶一矿进行了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试验。在该技术中,选用超高水材料构筑采空区充填体,发明了与该材料性能配套的充填方法,并研制了大流量制浆充填工艺系统。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活动和地表的沉陷,解放“三下”压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产生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采空区CO浓度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罗文
煤炭工程. 2011, 43(11):  67-69.  doi:
摘要 ( 1028 )   PDF (1333KB) ( 94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SF6示踪法查找漏风通道和判断火源位置、地面打钻注浆隔离、地表覆盖灭火、裂隙堵漏、均压灭火等方面,阐述了复杂开采条件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CO浓度呈数量级升高时的主要治理措施,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和宝贵经验。
煤柱开采综合防治煤炭自燃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海军 胡宝茹
煤炭工程. 2011, 43(11):  70-71.  doi:
摘要 ( 610 )   PDF (1241KB) ( 7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综合分析研究鹤煤公司三矿煤柱开采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及防治技术,因地制宜采取了注入阻化剂、封堵采空区漏风、采面开区均压和注惰稀氧等综合治理技术,并建立了严格的监测预报制度。通过现场实践确保了煤柱工作面的安全掘进和回采,较好地解决了复采地区自然发火事故多发的技术难题。
露天煤矿抛掷爆破合理布孔排距分析
王平亮 周伟 杨海春 张国营
煤炭工程. 2011, 43(11):  72-74.  doi:
摘要 ( 965 )   PDF (506KB) ( 8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抛掷爆破有效抛掷率,根据布孔排距与爆破效果关系密切的情况,本文研究了排距的确定方式,分析了台阶高度、钻孔直径变化时,最佳布孔排距的变化情况,给出了给定的孔径和台阶高度来确定排距方法和孔径与台阶高度是否匹配的验证方法。同时也给出了在孔径和台阶高度变化时,新的最佳的确定排距的计算公式,得出在变化孔径和台阶高度数值后,新公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的结论。最后,通过结论对黑岱沟露天矿孔径与台阶高度的匹配进行验证,并计算出合理的布孔排距。
下运带式输送机防“飞车”问题研究
刘琦军
煤炭工程. 2011, 43(11):  75-76.  doi:
摘要 ( 567 )   PDF (693KB) ( 90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下运带式输送机的“飞车”现象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头疼问题,本文分析了飞车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从机身结构、布置形式和制动方式以及控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选煤厂扩能改造策略与实践
刘世理 韩恒旺 赵玉凤
煤炭工程. 2011, 43(11):  77-78.  doi:
摘要 ( 660 )   PDF (816KB) ( 56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为矿井型选煤厂如何通过自身扩能来适应矿井产率逐年提高的策略,主要是表现在不进行大型设备的更换以及对工艺进行大的调整的前提下,进行小范围内的技术升级来达到扩能的目的,文章以梁北选煤厂扩能为例,主要阐述在扩能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调整重介系统以及浮选系统的处理粒级的上下限,以及调整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来达到扩能的需求,供同行参考
超声雾化技术在选煤厂除尘中的应用与分析
吉丽萍
煤炭工程. 2011, 43(11):  79-81.  doi:
摘要 ( 563 )   PDF (608KB) ( 7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析了现有除尘技术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超声雾化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实际应用为例,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果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研究探讨
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冻结壁径向位移特性研究
盛天宝
煤炭工程. 2011, 43(11):  82-84.  doi:
摘要 ( 623 )   PDF (742KB) ( 6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掌握赵固矿区冻结法凿井冻结壁径向位移特征,采用数显式收敛计法对赵固一矿、二矿六个井筒进行了实测。实测结果表明:冻结壁位移特性可概括为快速增长、稳定增长和急剧增长三个阶段,要保证冻结段安全施工,井帮裸露时间应控制在第24h以内,冻结壁径向位移量控制在50mm以内;冻结壁径向位移速度与井帮温度负温值成反比。该成果对冻结法凿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煤巷锚杆支护巷道稳定性的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王勇
煤炭工程. 2011, 43(11):  85-87.  doi:
摘要 ( 657 )   PDF (1644KB) ( 51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锚杆支护是我国煤巷的主要支护方式。目前,关于锚杆支护参数的选择及设计上存在多种方法,针对实际工程背景,在确定支护参数的前提条件下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对回采过程中巷道锚杆支设的稳定性展开研究,研究主要针对矿井采用的双巷布置情况,其研究结论对类似矿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庞庄矿东城井井筒保护煤柱合理开采技术研究
王琳
煤炭工程. 2011, 43(11):  88-90.  doi:
摘要 ( 523 )   PDF (968KB) ( 65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庞庄矿东城井工广煤柱外煤炭已回采结束,矿井即将关闭,为提高矿井回采效率、延长服务年限,拟对井筒保护煤柱进行挖潜,提出置换开采和对称条带开采两种回采方案,并对两种回采方法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案技术均安全可靠,但对称条带开采在经济比较方面优势比较明显,故确定选用后者作为井筒保护煤柱的开采技术。
深井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模糊聚类及其支护对策
杨战标
煤炭工程. 2011, 43(11):  91-93.  doi:
摘要 ( 638 )   PDF (378KB) ( 5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结合平顶山矿区具体地质条件,以围岩强度、巷道埋深、支护强度、采动影响系数为分类指标,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调研的埋深800 m以上的20条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为四类,即不稳定巷道、中等稳定巷道、较稳定巷道和稳定巷道;利用Java编程研发出回采巷道围岩分类及锚网支护设计程序,简化了围岩分类的模糊聚类计算过程,同时给出巷道合理的支护对策。
韩家湾煤矿三盘区开采突水溃砂可能性分析
刘洋
煤炭工程. 2011, 43(11):  94-96.  doi:
摘要 ( 646 )   PDF (825KB) ( 6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放富水区下呆滞的煤炭资源,从矿井突水溃砂发生的四个必要条件分析,采用了物探、钻探和抽水试验等技术对三盘区进行了水文地质补勘,根据勘探结果得出工作面已不具备溃砂条件的结论,排除了工作面面临的溃砂威胁。同时,根据工作面涌水机理提出了“动静态水结合法”的水量预计方法,结合工作面具备的最大排水能力,确定了工作面临界突水水头高度,根据计算结果基岩风化带潜水含水层水头高度低于临界突水高度,解除了工作面面临的突水威胁。
大柳塔矿活鸡兔井21306面过沟谷下坡段来压规律研究
高登云
煤炭工程. 2011, 43(11):  97-99.  doi:
摘要 ( 622 )   PDF (1574KB) ( 8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对大柳塔矿活鸡兔井12306面过沟谷下坡段来压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工作面中部支架来压及集中煤柱下方支架来压进行对比,得出下坡地形没有对工作面开采造成危害。在过沟谷下坡段时,严格保证初撑力到位,留一定厚度的顶煤,防止来压时顶板过度破碎,实现安全开采。
基于改进的PSO与LSSVM的瓦斯涌出量预测
史庆军 张春玲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00-102.  doi:
摘要 ( 655 )   PDF (632KB) ( 6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瓦斯涌出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瓦斯涌出量受多种自然因素和开发技术的影响,是一个非线性、高维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PSO算法与LSSVM算法相结合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避免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SVM中PSO选择参数早熟或停滞等缺点,预测精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
基于Fuzzy模型的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评判
朱政宏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03-105.  doi:
摘要 ( 654 )   PDF (386KB) ( 68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具有复杂、多变、随机等内涵明确、外延模糊的特点,在研究其稳定性相关基础上应用Fuzzy数学的方法对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判定。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所涉及的范围,本着科学、可测、可操作的原则建立了评价指标集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通过根据调查划分出不同评判等级并给出了Fuzzy判定模型和解算方法,为分级管理体供了科学依据,为正确指导现场生产打下基础。
传动滚筒焊接位置的研究
唐伟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06-107.  doi:
摘要 ( 657 )   PDF (869KB) ( 60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上的关键部件,其结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输送机的性能。根据传动滚筒的结构类型、材料属性和受力情况,利用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分别以1m、1.2m和1.4m传动滚筒为例,对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焊接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滚筒筒毂与筒体相连焊接位置控制在总长的12%~17%比较合理,为传动滚筒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种新型矿用光纤电流传感器
张春平 汪涵 蒋继平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08-109.  doi:
摘要 ( 582 )   PDF (789KB) ( 4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Bi2GeO20单晶法拉第效应的光纤电流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体积小,测量范围大,在恶劣的电气环境下的测量、控制和防护等方面具有极大意义。最后了讨论这种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性能。
冲击煤样单轴压缩的声发射特征研究
宋晓艳 李忠辉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10-113.  doi:
摘要 ( 611 )   PDF (1200KB) ( 55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冲击煤样破坏的前兆特征,利用煤岩声发射实验系统对冲击煤样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实验,研究了煤样的破坏过程及声发射特征规律。结果表明:声发射活动与载荷及煤样变形破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冲击煤样的声发射通常在载荷达到最大,试样完全失稳破坏时才会密集出现,表现出产生明显的“群震”特征,峰后基本上无信号产生。分析发现,在临近应力峰值附近声发射变异系数会陡然增大,并且变异系数的斜率也较大,这预示着煤样失稳破坏的发生。
达摩沟废弃矿井煤矸石特性试验研究
齐干 张长敏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14-116.  doi:
摘要 ( 678 )   PDF (754KB) ( 60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北京地区煤矿的陆续关停,门头沟区清水镇达摩沟废弃煤矿遗留下大量煤矸石,不仅造成安全隐患,而且对矿区生态环境带来种种负面影响。采用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分析、颗粒分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等方法,对达摩沟废弃煤矿煤矸石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矿物成分、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与开发的建议,也为该地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了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
煤电城市多点源长期大气污染物扩散拟合研究
杨小艳 陈龙高 陈龙乾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17-119.  doi:
摘要 ( 759 )   PDF (1347KB) ( 68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区域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为主要污染途径之一,且主要污染源通常呈现集中的数个点状分布,本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多点源长期大气污染物扩散方法与模型,以邹城进行了验证,并实现了多点源长期大气污染物扩散基于GIS的空间显示。结果表明:规划基期年邹城区域SO2和烟尘污染集中于邹城西北部区域,其中平阳寺镇、中心店镇、唐村镇、邹城镇及北宿镇等乡镇SO2浓度超过0.06mg/l,并且扩散至邹城范围外的西北部区域,表明邹城点源污染对相邻的县市具有不利影响;烟尘浓度普遍较低,仅有点源污染所在平阳寺及北宿镇浓度超过0.1mg/l;本文建立了以年度为周期的基于土地利用的大气污染长期多点源模拟方法,实现了多点源累积与叠加扩散的定量估算和土地利用大气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应用该方法获取的大气污染扩散结论可以为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其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GIS和RS的矿区土壤侵蚀动态研究
汪炜 汪云甲 张业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20-122.  doi:
摘要 ( 697 )   PDF (713KB) ( 108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以GIS为平台,利用Landsat TM和ASTER DEM数据,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模型研究了淮南矿区的土壤侵蚀。结果表明:淮南矿区1987年和2000年两时期的土壤侵蚀均以微度侵蚀、轻度侵蚀和中度侵蚀为主,并伴有少量的高强度侵蚀;受地下开采活动及降水变化等的影响,相比1987年,2000年的侵蚀强度正在加大,表现为低强度侵蚀正向高强度侵蚀转化,高强度侵蚀的面积不断加大。
装备技术
基于PLC与6RA70控制的提升机控制系统研究
钟麟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23-124.  doi:
摘要 ( 680 )   PDF (720KB) ( 7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井提升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性能要求满足四象限运行功能,具备根据负载自动调节电流的功能。本文针对内蒙百灵煤矿提升机系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种基于PLC与6RA70的提升机控制系统。阐述了6RA70直流调速系统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并通过S7-300系列PLC实现了对6RA70调速系统的控制,上位机系统采用组态软件实现对提升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为进行提升机的远程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冻结立井施工监测中的应用
张鹏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25-127.  doi:
摘要 ( 555 )   PDF (1200KB) ( 68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井的安全在矿井建设中尤为重要,因此对其安全性监测显得必不可少。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对内蒙古鄂尔多斯某冻结井筒进行了监测,监测内容包括井壁钢筋轴力、混凝土应变和井壁温度,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的高精度测量、分布式测量的优点。最后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同时表明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冻结井筒具有很好的效果。
信息工程
基于WMSN的井下多媒体救援系统网络结构的研究
朱永红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28-130.  doi:
摘要 ( 625 )   PDF (1055KB) ( 48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网络体系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个网络性能。如何利用多媒体传感器节点构造功能强大、结构优化、性能优良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WMSN的井下多媒体救援系统的功能是将井下救援情况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多媒体的形式传输至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协助救援决策和指挥。井下是长距离带状空间,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该系统的需求。本文提出三层网络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TD-SCDMA与WIFI技术用于矿井通信系统的对比分析
王安义,刘丽君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31-133.  doi:
摘要 ( 836 )   PDF (671KB) ( 6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将TD-SCDMA与WIFI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的通信系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针对我国煤炭行业目前落后的通信技术现状,从纷繁复杂的通信技术和通信系统中挑选出比较有潜力并且很热门的TD-SCDMA和WIFI通信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且具体从无线链路预算,通话质量,系统容量,切换质量与功率控制等方面对这两种通信系统进行了技术上的对比与分析,根据具体的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总结出这两种通信技术在煤炭行业的适用性,为煤炭行业对通信技术的选择与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工程管理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新思路
王磊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34-136.  doi:
摘要 ( 796 )   PDF (864KB) ( 5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制度推动力和总体战略规划,形式上缺少特色和创新,制约着煤炭企业的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出柔性发展的思想,从煤炭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强调煤炭企业柔性能力的提升;强调在发展的同时注重整体效益评估和风险控制,最后结合煤炭企业的自身特点构建循环经济柔性发展的概念框架。
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模式的实践
杨磊
煤炭工程. 2011, 43(11):  137-139.  doi:
摘要 ( 717 )   PDF (955KB) ( 5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三号煤矿从打造生态文化、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和谐矿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生态文明矿井建设模式的实践。通过实践,矿井获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