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雄, 何满潮, 孙晓明, 等. 古山立井复合型软岩支护对策研究[J]. 建井技术, 2000,21(06):23-24.
 [2] 何满潮, 任爱武. 柳海矿井底车场软岩支护对策研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2005,22(03):1-2.
 [3] 何满潮, 孙晓明. 中国煤矿软岩巷道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4] 孙晓明, 杨军, 郭志飚. 深部软岩巷道耦合支护关键技术研究[J]. 煤矿支护, 2009,16(01):17-22.
 [5] 何满潮, 陈新, 梁国平, 等. 深部软岩工程大变形力学分析设计系统[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26(05):934-943.
 [6] 孙晓明, 何满潮. 深部开采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5,32(02):166-169.
 [7] 冯豫. 我国软岩巷道支护的研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0,7(02):42-44.
 [8] 杜奎良, 俞建强. 浅谈立井软岩支护[J]. 建井技术, 1995,16(03):13-14.
 [9] 刘同海. 荣华立井软岩巷道支护对策的探讨[J]. 煤炭工程, 2005,36(03):34-36.
 [10] 张三科, 李存购, 郭云. 永陇矿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界线判别[J]. 陕西煤炭, 2008,27(02):25-26.
 [11] 曾正良. 巷道变形破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 煤炭技术, 2008,27(04):141-143.
 [12] 杨新兴. 膨胀软岩立井井筒支护研究[J]. 河北煤炭, 2001,24(01):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