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超,林柏泉,周延,等.本煤层近水平瓦斯抽采钻孔“强弱强”带压封孔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30(6):935-939
|
[2] |
高富强.断面形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43-46.
|
[3] |
刘春. 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塌孔失效特性及控制技术基础[D].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
[4] |
张超,李树刚,林海飞,等. 易失稳瓦斯抽采钻孔加固技术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 12(2): 73-77.
|
[5] |
孙臣,翟成,林柏泉,等.钻孔应力分布特征及卸压增透技术的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2,38(8):95-100.
|
[6] |
浑宝炬,程远平,周红星.穿层钻孔喷孔周围煤体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0):81-85.
|
[7] |
姚宁平. 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技术[J]. 煤矿安全, 2008, 39(10): 30-33.
|
[8] |
张天军,张磊,李树刚,等.瓦斯抽采钻孔布孔参数数值模拟[J].煤炭技术,2017,36(11):129-131.
|
[9] |
刘红岗,贺永年,徐金海,韩立军.深井煤巷钻孔卸压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工业试验[J].煤炭学报,2007(01):33-37.
|
[10] |
浑宝炬,程远平,周红星.穿层钻孔喷孔周围煤体应力与变形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0):81-85.
|
[11] |
蔡美峰,郭奇峰,李远,杜振斐,刘金辉.平煤十矿地应力测量及其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35(11):1399-1406.
|
[12] |
康红普,林健,张晓,等.潞安矿区井下地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10,31(03):827-831.
|
[13] |
张春山,吴满路,张重远,等.长白山地区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与应力状态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16,59(03):922-930.
|
[14] |
何满潮. 深部岩体力学基础[M]. 科学出版社,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