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 D L. The mechanism of rock burst and seismic waves and its preventation[J]. ground pressure and strata control, 1999.[] 范勇. 深部岩体开挖过程围岩能量调整机制与力学效应[D].武汉大学,2015.[] 陈士海. 爆破震动持续时间对结构震动响应影响研究[C]. 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爆破专业委员会. 现代爆破理论与技术——第十届全国煤炭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煤炭学会煤炭爆破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2008:17-24.[] 王元丰,储德文. 精细时程积分法在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2004(01):20-23.[] 王元杰,霍永金,张宗文,等. 基于最小平方法的微震震级与能量关系研究[J]. 煤矿开采,2015,20(04):104-106.[] 王永仁. 不同地质条件下微震信号衰减规律研究[C].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安全与防护分会. 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安全与防护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2:223-226.[] 王进强,胡乃联,姜福兴,等.微地震震源地震波能量的计算方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3,35(06):703-708.[] W. H. K. Lee, R. E. Bennett, Meagher K L. A Method of estimating magnitude of local earthquakes from signal duration[R].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Geological Survey, 1972.[] 高明仕,窦林名,张农,等.岩土介质中冲击震动波传播规律的微震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07):1365-1371.[] 张少泉,郭建明. 爆炸地震的能量转换系数计算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84,27(6):537-547.[] 李洪涛,卢文波,舒大强,等. 爆破地震波的能量衰减规律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3364-3369.[] 高明仕,窦林名,张农,等. 岩土介质中冲击震动波传播规律的微震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7): 1365-1371.[] 李全晓. 矿山微震震源能量表达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7.[] 吕进国,潘立. 微震预警冲击地压的时间序列方法[J]. 煤炭学报. 2010(12):200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