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魏艳, 侯明明, 王宏镔, 卿华.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J].矿业快报, 2006, (11):36-39[2]李晓丹, 宋子岭, 贾东修.阜新矿区排土场土壤特征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 2007, (05):65-66+69[3]郑永红, 张治国, 陈永春, 安士凯, 武琳, 余婷, 邓永强, 张磊, 任韩煜.人工林树种对矿区复垦土壤肥力质量影响及评价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04):156-168[4]郭凯, 李红梅, 蒋相国, 龚洪波, 蔡金兰, 刘婧.基于和模糊数学法的夏花生产区土壤肥力评价——以襄阳市为例[J].花生学报, 2022, 51(04):60-69[5]高智挺, 王佳琪, 王改玲.露天矿区复垦草地和耕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 2022, 28(02):77-82[6]王佟, 章梅, 徐辉, 张谷春, 王彦君, 方惠明, 李媛.青海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土壤肥力及重金属风险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2, 52(04):113-120[7]许业洲, 侯义梅, 袁慧, 余义, 刘星, 杜超群.基于法和隶属度函数的湖北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 41(05):1-11[8]郭成久, 孙雨桐, 李海福, 方颢霖, 于英臣, 刘宇欣.抚顺西露天矿生态恢复区土壤肥力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0, 51(02):137-145[9]耿庆龙, 李娜, 赖宁, 陈署晃.基于修正内梅罗指数法的果园土壤肥力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 2019, 56(11):2104-2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