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志清,赤凤启. 冻结壁未交圈的原因与处理措施[A]. 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450 - 454.
[2] 邓维国,申建红,乔光磊.西部地区煤矿建井存在的一些问题思考[J].建井技术,2010,31(4):29-33.
[3] 陈湘生. 对深冻结井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 煤炭科学技术, 1999,27(1):36–38.
[4] MT/T 1124-2011,煤矿冻结法开凿立井工程技术规范[S].
[5] 杨维好. 十年来中国冻结法凿井技术的发展与展望[A]. 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C]. 北京:中国煤炭学会,2012.
[6] 刘波,李岩,戴华东,杨伟红.斜井冻结壁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2): 4-7.
[7] 陈军浩,张瑞,陈飞敏. 白垩系冻结立井融化规律现场实测研究[J]. 煤炭工程,2013,45 (3):4-7.
[8] 侯运炳,贾进峰,赵易鑫等.大断面斜井底部冻结段温度场模拟研究[J]. 煤炭工程,2012,1 (8):68-70.
[9] 王恒,李长忠,翟延忠. 聚氨酯在浅部地层冻结管保温中的节能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3):36-39.
[10] 樊九林,万援朝,王渭明. 斜井表土冻结凿井法施工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9): 143-146.
[11] 邵红旗. 深基岩冻结井筒封闭不良冻结孔水害治理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0): 22-25.
[12] 李人宪. 有限体积法基础[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0.
[13] 马芹永. 人工冻结法的理论与施工技术[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65-271.
[14] 张学富. 寒区隧道多场耦合问题的计算模型研究及其有限元分析[D]. 兰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2006:45-56.
[15] 徐学祖,王家澄,张立新. 冻土物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5-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