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瑞,王永增,陆占国.齐大山排土场边坡参数优化及稳定性分析[J].金属矿山,2013(2):41-43.
[2] 田爱民,王振伟,朱新平。黑岱沟矿西排土场增高边坡排土参数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07(6):72-73.
[3] 李三川.元宝山露天煤矿东帮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治措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4(7):898-901.
[4] 徐永刚.影响排土场边坡稳定因素的探讨[J].中国矿业,2000(9):72-73.
[5] 谢承平.软岩边坡主要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2009.
[6] 王俊,孙书伟,陈冲等. 饱水黄土基底排土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4, Vol.39,No.5,P861-867.
[7] 孙世国,王思敬.地下与露天复合采动影响下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1998,6(4):312–318.
[8] 丁鑫品,王俊,李伟等.关键层耦合作用下露井联采边坡滑动深度分析[J].煤炭学报,2014,39(Supp.2):354-358.
[9] 王东,曹兰柱,宋子岭.基于 RFPA-Centrifuge 的顺层边坡稳定性数值试验分析[J].露天开采技术,2008(4):32-34.
[10] 王建国,王振伟,王来贵,等.受控于软弱结构面的矿山软岩边坡稳定性[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5):686-688.
[11] GB 50197-2005,煤炭工业露天煤矿设计规范[S].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