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青, 岳涛. 浮选动力学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2,3(02): 46-51. | 
																													
																							| [2] | 尹蒂等. 选矿数学模型[M].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 | 
																													
																							| [3] | 陈子鸣. 浮选动力学研究之二 浮选速度常数分布密度函数的复原[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1978(11): 27-33. | 
																													
																							| [4] | 尹蒂. 浮选速率常数分布模型——平均K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J]. 有色金属, 1986(01): 49-56. | 
																													
																							| [5] | 白丽梅, 刘忠义, 韩跃新, 等. 浮选动力学模型的应用与发展[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6(04): 56-63. | 
																													
																							| [6] | 罗成, 何亚群, 卜祥宁, 等. 窄粒级煤泥浮选经典动力学模型的改进[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44(03): 477-482. | 
																													
																							| [7] | 任天忠. 选矿数学模拟及模型[M].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0. | 
																													
																							| [8] | 卢寿慈, 梁幼鸣. 浮选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发展[J]. 国外金属矿选矿, 1983(09): 1-7. | 
																													
																							| [9] | 孙刚, 刘焕胜. 浮选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1(06): 27-30. | 
																													
																							| [10] | 许长连. 浮选K值和k值的分布[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2(04): 33-37. | 
																													
																							| [11] | 陈子鸣, 吴多才. 浮选动力学研究之一——矿物浮选速度模型[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1978(10): 28-33. | 
																													
																							| [12] | 刘逸超. 浮选动力学物理逻辑模型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1(02): 2-4. | 
																													
																							| [13] | 今泉常正教授在京讲学[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0(03): 64. | 
																													
																							| [14] | 许长连. 浮选速度方程[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1(05): 32-37. | 
																													
																							| [15] | BAYAT O, UCURUM M, POOLE C. Effects of size distribution on flotation kinetics of Turkish sphalerite[J]. 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2013,113(1): 53-59. | 
																													
																							| [16] | 陶有俊, 路迈西, 蔡璋, 等. 煤泥浮选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 选煤技术, 1994(03): 22-26. | 
																													
																							| [17] | 陶有俊, 路迈西, 蔡璋, 等. 细粒煤浮选动力学特性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06): 98-101. | 
																													
																							| [18] | 李俊旺. 会泽铅锌硫化矿浮选过程分流分速的动力学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 
																													
																							| [19] | 王黎伟. 充填式浮选柱浮选动力学研究[D]. 武汉工程大学, 2014. | 
																													
																							| [20] | 王永田, 田全志, 张义, 等. 低阶煤浮选动力学过程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45(02): 398-404. | 
																													
																							| [21] | 曼邱徐, 路叶. 改进的浮选速率常数和选择性指数[J]. 国外选矿快报, 1999(03): 3-5. | 
																													
																							| [22] | 侯波, 张覃, 李显波, 等. 捕收剂AY作用下不同粒级石英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03): 49-52. | 
																													
																							| [23] | KUNKUN Z, HAIJUN Z, CHENWEI L, et al. Effect of oxidized diesel oil on the flotation response of the low-rank coal by plasma oxidation method[J]. Fuel, 2019,245. | 
																													
																							| [24] | 方夕辉, 张村, 夏艳圆. 不同因素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分离动力学影响[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6,7(06): 110-114. | 
																													
																							| [25] | 孙浩然, 印万忠, 唐远, 等. 菱镁矿及其主要伴生矿物白云石的浮选动力学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9,39(01): 10-16. | 
																													
																							| [26] | 刘宜萍, 赵云良, 陈天星, 等. pH和金属阳离子对煤泥浮选以及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 煤炭工程, 2019,51(11): 143-147. | 
																													
																							| [27] | 缪亚兵, 邓海波, 徐轲. 萤石在油酸和水玻璃体系中的浮选动力学模型及浮选行为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5,44(07): 13-17. | 
																													
																							| [28] | NURI OMID SALMANI, IRANNAJAD MEHDI, MEHDILO AKBAR. 表面溶解对从不同脉石矿物中浮选分离钛铁矿的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9,29(12): 2615-2626. | 
																													
																							| [29] | 金会心, 李军旗, 吴复忠. 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浮选动力学及三维图形表征[J]. 中国稀土学报, 2011,29(2): 239-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