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任玉新, 陈海昕.计算流体力学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 
																													
																							| [2] | 黄庆享, 钱鸣高, 石平五.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J]. 煤炭学报, 1999(06):23-27. | 
																													
																							| [3] | 侯忠杰.地表厚松散层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的稳定性分析[J]. 煤炭学报(2):127-131. | 
																													
																							| [4] | 许家林.岩层移动与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19(001):28- | 
																													
																							| [5] | 张辛亥, 吴刚, 金永飞, et al.浅埋煤层采空区强漏风流场数值模拟及自燃危险性研究[J]. 价值工程(21):11-13. | 
																													
																							| [6] | 李建伟.西部浅埋厚煤层高强度开采覆岩导气裂缝的时空演化机理及控制研究[D]. 2017. | 
																													
																							| [7] | 姜福兴, 朱斯陶, 刘金海, et al.深井综采(放)工作面异常来压控制研究[J]. , 032(8):-[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1528-1536. | 
																													
																							| [8] | 张东升, 范钢伟, 张帅.巨厚冲积层薄基岩综放开采覆岩移动规律[J].煤炭工程, 2014, 46(10):146-148 | 
																													
																							| [9] | 褚廷湘, 余明高, 杨胜强.煤岩裂隙发育诱导采空区漏风及自燃防治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1):91-97 | 
																													
																							| [10] | 康雪.上隅角瓦斯治理及采空区漏风流场模拟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 
																													
																							| [11] | 杨胜强, 徐全, 黄金.采空区自燃“三带”微循环理论及漏风流场数值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6):769-773 | 
																													
																							| [12] | 张福成.SF_6示踪气体测定漏风技术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 煤炭工程(6):99-101. | 
																													
																							| [13] | 李世雄, 卢斌, 褚廷湘.浅埋藏工作面漏风特征及堵漏效果检验[J].煤炭工程, 2017, 49(10):91-93 | 
																													
																							| [14] | 蔡佳文, 杨胜强, 焦汉林.型通风系统条件下采空区三维流场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 2016, 48(8):89-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