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侯朝炯, 郭励生, 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2-16, 186-189.[2]钱鸣高, 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58.[3]吴祥业, 庞政, 赵善坤, 等.重复采动巷道围岩裂纹跨尺度演化规律及其力学机理[J].煤炭学报, 2024, 49(S2):579-592[4]王富林.松软煤层采场前方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围岩控制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 2012.[5]康红普, 颜立新, 郭相平, 等.回采工作面多巷布置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10):2022-2036[6]赵志强,马念杰,刘洪涛,等.巷道蝶形破坏理论及其应用前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 47(05):969-978[7]李家卓, 张继兵, 侯俊领, 等.动压巷道多次扰动失稳机理及开采顺序优化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5):439-445[8]吕情绪, 曹军, 高亮.重复采动回采巷道变形机理及稳定控制[J].中国矿业, 2023, 32(05):96-103[9]范子儀,李永亮,孙吴,等.采动影响下弱胶结软岩巷道非对称变形特征与控制对策围[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2, 4(2):44-53[10]吴祥业, 王婧雅, 陈世江, 等.重复采动巷道塑性区调控原理与稳定控制[J].岩土力学, 2022, 43(01):205-217[11]吴祥业, 刘洪涛, 李建伟, 等.重复采动巷道塑性区时空演化规律及稳定控制[J].煤炭学报, 2020, 45(10):3389-3400[12]杨滨滨; 袁世冲; 郑德志; 刘佳维; 亢嘉延; 马路兴; 周永杰; .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裂隙时空演化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 39(02):255-263[13]赵洪宝; 程辉; 吉东亮; 王涛; 王伊阔; 蒋长宝; .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非对称性破坏机理与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1, 50(06):1029-1040+1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