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刘忠全, 郝宇.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影响因素研究[J].煤炭工程, 2017, 49(10):94-96 | 
																													
																							| [2] | 陈明河.浅埋深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J].煤炭技术, 2018, 37(09):166-168 | 
																													
																							| [3] | 邢震.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J].煤炭工程, 2017, 49(11):130-132 | 
																													
																							| [4] | 陈全.采空区“三带”划分指标研究[J].煤炭工程师, 1997, 3:12-15 | 
																													
																							| [5] | 易欣, 邓军.煤自燃极限参数的实验研究[J]., 2006(01):18-20+87.[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6, (01):18-20+87 | 
																													
																							| [6] | 郭兴明, 徐精彩, 惠世恩.煤自燃过程中极限参数的研究[J]., 2001(07):682-686.[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1, (07):682-686 | 
																													
																							| [7] | 文虎, 胡伟, 刘文永, 回硕, 程小蛟.抽放条件下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J].煤矿安全, 2018, 49(11):190-193 | 
																													
																							| [8] | 王航.张家峁矿煤自燃规律及砂浆防灭火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18. | 
																													
																							| [9] | 罗聪亮.U型通风采空区气体微流动场模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 2017. | 
																													
																							| [10] | 马腾.王洼二矿下分层综放开采煤自燃规律及防治技术[D].西安科技大学, 2017. | 
																													
																							| [11] | 王世聪, 卢晓龙, 宁洪进, 王峰.综放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 2018, 49(07):167-170 | 
																													
																							| [12] | 余照阳.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流场特征及遗煤氧化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8. | 
																													
																							| [13] | 孙留涛, 赵乾坤.基于示踪气体的“”型通风工作面煤自燃治理技术[J].中国煤炭, 2018, 44(06):110-113 | 
																													
																							| [14] | 徐精彩, 文虎, 邓军, 张辛亥.煤自燃极限参数研究[J].火灾科学, 2000, 02: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