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冯国瑞, 张玉江, 戚庭野, 等. 中国遗煤开采现状及研究进展[J]. 煤炭学报. 2020, 45(1): 151-159.[2] 路鑫, 宋旭斌, 石磊, 等. 残煤复采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研究[J]. 煤炭技术. 2021, 40(7): 5-8.[3] 孙广京, 王平, 冯涛, 等. 软弱破碎顶板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5): 209-215.[4] 王平, 冯涛, 蒋运良, 等. 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其控制原理与技术[J]. 煤炭学报. 2019, 44(10): 2953-2965.[5] 李良晖, 魏炜杰. 放顶煤工作面顶煤破碎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 煤矿安全, 2017, 48(11): 206-209.[6] 冯国瑞, 马敬凯, 李竹, 等. 破碎围岩注浆加固体承载特性与损伤破坏机制[J]. 煤炭学报. 2022: 1-13.[7] 李文洲, 康红普, 姜志云, 等. 深部裂隙煤岩体变形破坏机理及高压注浆改性强化试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21, 46(3): 912-923.[8] 贾后省, 张文彪, 刘少伟, 等. 不稳定厚煤层回采巷道极软顶板破坏规律及分级控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2, 41(S2): 3306-3316.[9] 陈顺满, 吴爱祥, 王少勇, 等. 软弱围岩巷道变形机理及返修控制技术[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8, 47(4): 830-837.[10] 刘海东, 刘向忠, 刘伟冬. 顶板破碎围岩巷道“锚护喷注”一体化支护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 2021, 53(10): 52-56.[11] 张进鹏, 刘立民, 刘传孝, 等. 基于预应力锚和自应力注的破碎围岩锚注加固应用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1, 38(4): 774-783.[12] 潘锐. 深部巷道破碎围岩锚注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 40(4): 864.[13] 袁超, 张建国, 王卫军, 等. 基于塑性区分布形态的软弱破碎巷道围岩控制原理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3): 451-460.[14] 魏斌. 大断面开切眼迈步掘进一次成巷工艺技术研究[J]. 煤炭工程. 2022, 54(7): 26-30.[15] 孙利辉, 杨贤达, 张海洋, 等. 强动压松软煤层巷道煤帮变形破坏特征及锚注加固试验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 36(02): 232-239.[16] 周波, 袁亮, 薛生, 等. 断层带破碎煤巷围岩锚注预强化技术[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8, 35(3): 509-516.[17] 梁晓敏, 郝兵元. 松散破碎围岩双循环注浆加固试验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 48(2): 12-17.[18] 彭文庆, 朱豪, 汪琦. 破碎岩体巷道围岩承载结构应力分布规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4(6): 2447-2458.[19] 于洋, 陈勇, 梁化强. 松软破碎围岩巷道变形机理及非对称控制[J]. 煤矿安全, 2018, 49(12): 50-54.[20] 侯朝炯, 马念杰. 煤层巷道两帮煤体应力和极限平衡区的探讨[J]. 煤炭学报, 1989, 4(5): 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