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10
设计技术
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位置选择分析
夏家邦,张宝优
煤炭工程. 2013, 45(4):  1-2.  doi:
摘要 ( 499 )   PDF (434KB) ( 57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确定永久避难硐室在井底车场的布置位置及布置形式,文章介绍了井底车场的基本情况,从人员撤离、日常维护与管理监督检查和施工建设三方面对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的位置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的地点应选在副井井底车场、主水泵房和主变电所硐室的延伸位置合建一个三位一体的联合硐室。
回风立井服务面积的探讨
韩忠岐
煤炭工程. 2013, 45(4):  3-4.  doi:
摘要 ( 602 )   PDF (426KB) ( 6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风井承担矿井的回风任务和作为安全出口,风井服务面积指的是风井两翼走向长度和倾斜上、下山长度内所包含的区域。大、中型矿井风井的通风服务半径(R)为4~7km;大、中型矿井风井的服务面积(M)约为30~55km2。
李嘴孜煤矿孔井煤柱回收井筒回填设计与应用
张爱勇
煤炭工程. 2013, 45(4):  5-8.  doi:
摘要 ( 472 )   PDF (596KB) ( 6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淮南矿区李嘴孜煤矿孔井水文地质及井筒情况分析,介绍了李嘴孜煤矿孔井工广及井筒煤柱回收井筒套壁回填设计理念及思路。文章对主、副和回风井三个井筒煤柱回收井筒回填方案设计进行比选和优化,首次提出了井筒部分套壁回填设计,使回填效果和经济性大幅提高。该矿井主、副井井筒套壁及回填已经顺利施工完成,并成功回采工广和井筒煤柱,其将为类似矿井井筒回填煤柱回收工程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经验。
建筑物下宽条带开采方案研究
余学义,雷武林,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9-11.  doi:
摘要 ( 601 )   PDF (1569KB) ( 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策底河煤矿地质采矿条件及地表建筑物情况,在理论分析、地表移动变形预计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建筑物下压煤宽条带开采方案及参数,并结合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对条带煤柱及岩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条带开采方案能有效控制地表移动变形值,满足保护地表建筑物的要求,解决了策底河矿建筑下安全采煤的技术难题。
甘肃庆阳宁中矿区规划研究
罗建峰,王琦
煤炭工程. 2013, 45(4):  12-15.  doi:
摘要 ( 578 )   PDF (604KB) ( 5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以宁中矿区规划为例,综合考虑矿区地质条件、资源储量、开采技术条件, 分析评价了资源供需关系、运输条件及供电供水条件等矿区开发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宁中矿区的建设规模、土地规划、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统筹规划,提出了基于科学采矿理念的矿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朱集西矿井副井马头门支护设计
刘玉锋
煤炭工程. 2013, 45(4):  16-17.  doi:
摘要 ( 506 )   PDF (402KB) ( 64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朱集西矿井马头门标高-962.0,深986.5m,顶板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顶板主要为泥岩、粉砂岩。通过对马头门上下岩性研究,结合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支护方式,并参考周边矿井成功实例,研究并提出朱集西矿井副井马头门支护方式的优化方案。副井马头门施工完成后,围岩稳定,马头门两帮和顶底板变形移动量都非常小。有效地提高了马头门和副井井筒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有效的控制住围岩变形,保证巷道长期稳定。
龙峰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评价
王旭涛
煤炭工程. 2013, 45(4):  18-21.  doi:
摘要 ( 596 )   PDF (408KB) ( 76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龙峰煤矿矿井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对矿井需要风量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对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通风困难时期的风压及等积孔同样也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龙峰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综合评价是矿井容易通风的结论。
可靠性理论在管道输煤项目中的应用
甘正旺
煤炭工程. 2013, 45(4):  22-23.  doi:
摘要 ( 611 )   PDF (437KB) ( 9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根据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依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管道输煤项目的边界条件,分析得到了管道输煤工程泵输系统可靠性的条件算法,对于提高管道输煤系统可靠性,保证管道输煤项目的生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谢桥新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优化设计
张军
煤炭工程. 2013, 45(4):  24-26.  doi:
摘要 ( 582 )   PDF (470KB) ( 6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是选煤厂设计和生产中的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谢桥新选煤厂针对自身煤质特点,在充分吸收与借鉴淮南矿区多家选煤厂及谢桥现有选煤厂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与完善了煤泥水系统。该系统采用“一段浓缩机+二段浓缩机+净化浓缩机”工艺,其多功能洗水净化再生工艺技术在本厂中成功应用,为保持全厂洗水平衡,实现洗水彻底闭路循环,达到零排放,提供了可靠保证。实践证明,本厂达到了洗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环保效果十分显著。
R.E.古德曼公式确定岩层桩端极限承载力
章晓余
煤炭工程. 2013, 45(4):  27-28.  doi:
摘要 ( 492 )   PDF (294KB) ( 6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把Hoek-Brown破坏准则与R.E.古德曼岩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起来,计算嵌岩桩极限端阻力,对比桩基规范经验参数及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说明对于岩石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采用R.E.古德曼公式进行计算是合适的。
施工技术
大倾角炮采面改为综采的切眼扩刷施工技术
程云岗,季成
煤炭工程. 2013, 45(4):  29-31.  doi:
摘要 ( 610 )   PDF (800KB) ( 6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采工作面切眼跨度大,是安装大型综采设备的巷道,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为了保证大倾角炮采面改为综采切眼的安全施工,结合李嘴孜煤矿的生产条件,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艺,探讨了切眼扩刷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尤其是大倾角条件下的工作面防抽底、防片帮措施等,最终实现了切眼扩刷的安全施工,对类似条件下的切眼扩刷施工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大倾角煤层软岩煤巷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晨阳
煤炭工程. 2013, 45(4):  32-34.  doi:
摘要 ( 616 )   PDF (1238KB) ( 6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四川省华蓥山煤业有限公司李子垭矿南二井3102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相似模拟实验,得出松软顶板以及坡顶煤部位支护失效导致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顶板岩层易风化剥落、煤层倾角大坡顶煤易冒落抽顶增加了支护难度。从提高支护强度和整体支护结构体稳定性角度出发,基于塑性圈理论提出“锚杆锚索+金属网+W型钢带+喷浆”联合支护方案,对围岩极松软破碎段巷道采用大托板加强支护。矿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支护方案后,顶底板移近量最大104mm,坡顶煤部位移近量最大96mm,两帮移近量最大72mm,巷道顶角移近量最大81mm,有效地解决了大倾角煤层软岩煤巷的支护问题。
高应力软岩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研究
陈宾,郝光生
煤炭工程. 2013, 45(4):  35-37.  doi:
摘要 ( 582 )   PDF (492KB) ( 4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在现场调研基础上,指出岩性、高应力、支护设计是造成下时节矿主开拓巷道破坏失稳的主要原因;依据高应力软岩支护基本原则,提出具可缩特性、高承载性能的二次锚网协同支护技术,实现“柔性”与“刚性”互补,使其既能适应软岩大变形,又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现场实测分析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该矿+950轨道巷围岩稳定。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作为掩护支架快速回撤技术研究
马震,杨月飞
煤炭工程. 2013, 45(4):  38-40.  doi:
摘要 ( 725 )   PDF (446KB) ( 6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功率、大吨位设备的出现,采煤工作面回撤工作日趋重要,回撤工作的安全高效将直接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正常接替。本文以车集煤矿2701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为例,研究采用掩护支架支护回撤迎头,实现工作面支架的快速安全回撤技术。通过2701工作面支架回撤和2707工作面支架回撤应用效果对比,表明了采用掩护支架实现工作面快速回撤技术在支护效果、施工工艺、回撤工期及材料消耗上具有显著优势,可实现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撤,保证工作面的正常接替。
岩溶地区隧道跨越超大富水溶洞处理技术
冯海暴,郭庆杰,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41-43.  doi:
摘要 ( 496 )   PDF (561KB) ( 4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南阳一隧道位于在石灰岩地区,岩溶发育,在施工中遇到底板暗埋超大富水溶洞,溶洞纵向影响约50m,横向宽度约11m,深度约33m,且存有大量积水,本文通过架设拱桥和封堵外部落水洞的内外结合方法,对该超大溶洞进行了永久性结构施工。在施工中,为了确保安全,通过超前探测、提前预测、实时监测等方法确保了施工安全,并在提出了对超大富水溶洞永久处理方案设计,需要收集的准确地勘资料、周边地貌和水文情况设计依据,确保了溶洞处理满足要求。在溶洞施工完成后对溶洞区进行了监测处理效果,溶洞区围岩稳定满足要求。该方案的成功应用可做为同类工程施工借鉴。
挂网锚喷在岩质边坡崩塌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江中乐
煤炭工程. 2013, 45(4):  44-45.  doi:
摘要 ( 566 )   PDF (744KB) ( 54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上犹县东山寺崩塌治理工程为例,根据山体岩石易产生崩塌的原因及岩石的结构特点,采用挂网锚喷技术治理岩质高边坡崩塌灾害,文中阐述了岩质边坡治理设计方案,此方案技术可行,施工方便,工程费用较低,可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新疆三道岭矿区粗粒盐渍土的工程特性
游富洋
煤炭工程. 2013, 45(4):  46-49.  doi:
摘要 ( 581 )   PDF (860KB) ( 5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盐渍土的概念、分类入手,结合工程实践,对粗粒盐渍土的定名、形成机理、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溶陷、盐胀等工程特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粗粒盐渍土的评价方法及勘察方案建议。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初期支护施工方案研讨
翟和明,张显宇
煤炭工程. 2013, 45(4):  50-52.  doi:
摘要 ( 417 )   PDF (503KB) ( 6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城市地铁地下车站一般采用暗挖法施工。暗挖施工的关键环节是如何保证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初期支护的科学、合理非常关键;本文从车站暗挖初期支护施工组织、导洞及初支扣拱、围护体系、梁柱体系和特殊部位施工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暗挖施工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解决方法。
生产技术
开采煤层上方老空区积水的防治技术
王毅武,金向阳
煤炭工程. 2013, 45(4):  53-54.  doi:
摘要 ( 554 )   PDF (470KB) ( 7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井下水平煤层的开采须重点防治上水平的老空区积水。本文通过分析凌志达煤矿3号煤层老空区积水对开采15号煤层的影响,介绍了凌志达煤矿在防治老空区积水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详细介绍了探放水技术参数、探放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并提出了防治老空区积水的建议
神东矿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结构和支护方式研究
杨荣明,吴士良
煤炭工程. 2013, 45(4):  55-58.  doi:
摘要 ( 594 )   PDF (560KB) ( 64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神东矿区日产3万吨以上综采工作面快速过空巷是一个重大技术难题。采用弹性地基梁模型,研究得到自由空巷时老顶断裂线位于空巷前方较远距离(s1>0),它是工作面过空巷时有利的顶板结构形式。实测表明半自由空巷顶板断裂线位于空巷前方较近距离(s2
上覆小窑火区对综放工作面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魏里阳
煤炭工程. 2013, 45(4):  59-60.  doi:
摘要 ( 480 )   PDF (368KB) ( 63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乌海矿区普遍受上覆火区影响,特别是废弃的小煤窑由于缺乏管理,形成火灾隐患[1],本文主要研究了乌海矿区公乌素煤矿区1604综放工作面受上覆小窑火区影响下的安全开采技术,主要评估了上覆火区对工作面开采的影响程度,工作面采取均压通风和地面火区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义棠煤业瓦斯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袁军伟
煤炭工程. 2013, 45(4):  61-63.  doi:
摘要 ( 482 )   PDF (439KB) ( 59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现场实际测定的煤层瓦斯含量及煤层埋深,研究了义棠煤业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发现该井田在埋深近500m的区域,尚处于瓦斯风化带。本文对该井田的煤田地质史、煤层赋存条件、围岩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影响该矿9、10号煤层瓦斯赋存特征的主要原因。该研究方法和结论对类似条件矿井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水力旋流器入料控制系统的探讨
韩恒旺,訾涛,鲁和德,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64-65.  doi:
摘要 ( 625 )   PDF (440KB) ( 6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力旋流器在选煤厂应用很普遍,但都存在由于给料压力不稳定造成的分级效果差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梁北选煤厂水力旋流器分级效果差的原因,提出在入料泵上增加变频器和压力控制系统,来实现水力旋流器入料压力的稳定控制。通过梁北选煤厂工业应用,水力旋流器的分级效率提高13.41%,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泵的能耗降低了25%,优化了整个生产工艺。
保德选煤厂南区矸石再洗系统技术改造
宋万军,孙常松,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66-68.  doi:
摘要 ( 671 )   PDF (459KB) ( 6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保德选煤厂南区矸石再洗系统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入选原煤煤质特性,以此为基础,保德选煤厂对矸石再洗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将之前的块矸再洗、末矸不入洗工艺,改为块矸不入洗,末矸入洗,并将块煤分选密度提高,末煤分选密度降低,末精煤回掺块精煤,末矸石再洗后回掺原煤。技术改造后,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和释放,精煤产率相应提高,精煤回收率提高了4.43%,并保证了发热量的合格。与此同时,生产效益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月增加销售收入748.56万元,降低系统运行成本约23.19万元,经济技术收益良好,改造同样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研究探讨
充填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杨宝贵,李永亮,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69-70.  doi:
摘要 ( 602 )   PDF (586KB) ( 108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充填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以新阳矿10203充填开采工作面为试验背景,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下,沿倾斜和走向方向的受力以及充填体上覆岩层的垂直位移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垮落法开采相比,充填开采来压步距增大,矿压显现缓和;采后及时充填可降低顶板下沉量。
煤矿近水平定向钻进钻头侧向力计算与分析
蒲天一,李克松
煤炭工程. 2013, 45(4):  71-73.  doi:
摘要 ( 681 )   PDF (449KB)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运用纵横弯曲梁理论建立了近水平定向钻进竖直剖面上钻头侧向力的计算模型,找出了侧向力的影响因素。运用二分法对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各影响因素与侧向力的关系曲线,为合理选择钻孔参数,综合控制竖直剖面钻孔轨迹提供了理论基础。
立井井壁破裂前后应变演化分析
王英杰,赵光思,董国庆
煤炭工程. 2013, 45(4):  74-76.  doi:
摘要 ( 512 )   PDF (442KB) ( 6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通过对埋深在井壁内的传感元件对井壁应变状态进行长期监测,获取大量井壁应变演化数据,对井壁破裂前-破裂中-破裂后的不同层位、不同方位应变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井壁破裂前后的应变演化规律,指出井壁濒临破裂时,应变累积速率加快;井壁破裂过程中由于应力的重分布使得应变出现一定程度的释放;破裂后井壁应变逐渐累积;不同层位、方位传感器实测应变释放量与井壁破裂程度及距破裂点的距离有关。该研究成果对于预测评估井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与瓦斯突出指标研究
刘博文,王大尉,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77-79.  doi:
摘要 ( 586 )   PDF (536KB) ( 4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研究各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程度,能够选用最优的评价指标来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指标的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评价模型优选的指标能够较好的反映了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可以应用该模型,选用最能反映煤与瓦斯突出的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特厚煤层掘巷支护防冲研究
杨增强,窦林名,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80-83.  doi:
摘要 ( 552 )   PDF (876KB) ( 8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大多数的冲击矿压显现发生在巷道,针对某矿2502采区250203上工作面掘进期间大能量事件频繁发生,提出以围岩的强弱强结构控制机理为基础,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防治巷道型冲击的方法。本文通过FlAC3D有限元软件对250203上材料顺槽建模,研究了锚杆、锚索各参数不同时对巷道围岩变形控制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支护参数。提供给一种加强支护保护区小结构强度的锚杆支护方案,为该矿厚煤层掘巷期间防止巷道型冲击提供了一些思路。
最佳路径分析在巷道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侯恩科,张志华,罗晓霞,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84-86.  doi:
摘要 ( 719 )   PDF (442KB) ( 6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GIS极大地促进了数字矿山的发展,如何将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到矿山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矿山巷道网络元素与路径分析算法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三种最佳路径分析模型及其具体的算法步骤。在Windows XP环境下,利用VC++实现所提出的最佳路径分析方法,并应用具体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我国煤矿井下工种划分的研究
殷文韬,李淑彪,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87-89.  doi:
摘要 ( 966 )   PDF (574KB) ( 92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存在大量工人违章作业现象等问题,指出了工种划分不明确、作业执行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是其深层次方面的原因。通过国家安监总局施行的煤矿安全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各地方有关煤矿井下人员培训的相关文件,划分出了71个煤矿井下工种,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建议。使工人更加明确自身的岗位和职责,能让安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
采动底板裂隙渗流演化规律数值分析
郭兴明 杨洪波 李永明
煤炭工程. 2013, 45(4):  90-93.  doi:
摘要 ( 613 )   PDF (889KB) ( 5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桃园煤矿10煤层的赋存和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离散元数值计算,分析了采场底板应力分布、变形和塑性特征,研究了采场底板渗流压力场、流量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动影响深度为45m,塑性区深度在工作面底板以下17m,当工作面接近底板奥灰岩含水层,岩体结构较容易破坏失稳,形成渗流通道。现场依据数值计算结果,设计了疏水降压和注浆加固底板控制技术,确保了赋水条件下煤层的安全回采。
GIS在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石秀伟,程琳琳,张瑞娅,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94-96.  doi:
摘要 ( 557 )   PDF (767KB) ( 84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对被破坏土地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煤塌陷状况、地表水系、地质构造及区位条件等影响因子,建立了采煤塌陷区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利用GIS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并划分出了适宜性等级。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基本农田因子的情况下,研究区内的宜建土地面积为59.1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57.4%,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还可为压煤村庄搬迁和矿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几点建议
张磊,刘文礼,门东坡
煤炭工程. 2013, 45(4):  97-99.  doi:
摘要 ( 925 )   PDF (589KB) ( 7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我国炼焦煤资源短缺、分布不均及其与炼焦煤需求极不适应的背景,提出了利用煤岩显微组分分离技术实现炼焦煤资源的合理利用,综述了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归纳和比较了各种测定方法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同时在“开滦矿区炼焦煤煤岩特征分析与研究”项目的支持下,详细分析探讨并提出煤岩显微组分测定方法之国标数点法的几点建议。
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不同支护结构研究及应用
翁明月,殷帅峰,李其敏
煤炭工程. 2013, 45(4):  100-103.  doi:
摘要 ( 656 )   PDF (782KB) ( 6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现场采集五家沟煤矿5#煤层及顶板试样,实验室测定煤岩样力学参数。通过桁架锚索闭锁型支护结构的力学分析,研究顶板岩层中性轴位移规律及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支护结构的区别。数值模拟确定5203特大断面开切眼桁架锚索支护关键参数,结合五家沟现场地质生产条件设计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平行布置联合支护方案。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1)桁架锚索支护巷道,顶板岩梁中性轴位置整体下移,使顶板更大范围煤岩体处于三向压缩应力状态,改善了顶板岩梁力学特性,提高了顶板岩梁承载能力,支护结构更为合理;(2)单体锚索不能提供水平支护力,单独布置时支护范围有限,但适用于局部区域的加强支护;(3)桁架锚索与单体锚索平行布置可充分发挥两种支护结构自身的优点,总体支护结构更合理。
管带式输送机运行阻力系数测试系统的研究
梁媛媛
煤炭工程. 2013, 45(4):  104-105.  doi:
摘要 ( 439 )   PDF (378KB) ( 6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准确计算驱动电机功率,深入了解圆管带式输送机运行时影响托辊所受阻力的因素,寻找降低运行阻力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圆管带式输送机运行阻力系数测试系统的研究进行了描述。通过测试机构设计,软件编写,建立了多通道托辊阻力实时采集系统。该系统有利于深入分析运行阻力的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为改进和完善圆管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矿井回风喷淋换热器挡水板CFD仿真及研究
杜春涛,董志峰,孟国营
煤炭工程. 2013, 45(4):  106-108.  doi:
摘要 ( 728 )   PDF (640KB) ( 6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矿井回风喷淋换热器中的挡水板主要用来捕捉即将排出换热器的回风中的水滴,但它也会增加回风的压力和压降,造成回风排放不顺畅。针对5扇叶平面百叶窗挡水板产生的压力/压降及捕捉液滴效率与挡水板倾角的关系问题,利用CFD仿真软件FLUENT进行仿真,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挡水板倾角的减小,挡水板产生的压力/压降和捕捉液滴效率都在增大,但增大的程度又有区别。
基于新入料形式的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流场的研究
栗超,张大勇,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109-111.  doi:
摘要 ( 724 )   PDF (431KB) ( 4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重介质旋流器导向筒段湍流及转向突变较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入料形式的重介质旋流器,其主要特点是入料口向底流端倾斜5°,并且配合这一倾斜角度,设计了螺旋角为5°的螺旋形溢流顶板。在相同入料压力下采用PIV技术进行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截面上,尤其是在有效分选区域内,新入料形式重介质旋流器相比传统重介质旋流器的速度流场特性有较大的改善,有利于物料的分离以及降低能耗。
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综述
王永旺,松丽涛,郭昭华,等
煤炭工程. 2013, 45(4):  112-113.  doi:
摘要 ( 694 )   PDF (350KB) ( 8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阐述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重要意义,梳理了近年来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碱法、酸碱联合法、酸法等,并对各工艺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探讨了各种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制约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装备技术
一种新型高压膏体输送泵—锥阀泵的研制与应用
张鹏程,巩长勇
煤炭工程. 2013, 45(4):  114-115.  doi:
摘要 ( 652 )   PDF (321KB) ( 6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 要: 煤泥、矿井水仓污泥、转炉尘泥等高浓度膏体物料由于自身的物理性能输送起来特别困难,为解决高浓度膏体输送的难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膏体输送泵-锥阀泵。文章介绍了该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其在老屋基洗煤厂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锥阀泵可较好的实现对高浓度膏体物料的高压、长距离管道输送。
钻机恒压变量泵控给进系统动态模拟与系统改造
凡东,许翠华
煤炭工程. 2013, 45(4):  116-118.  doi:
摘要 ( 754 )   PDF (399KB) ( 5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摘要:给进回路是钻机液压系统的重要回路,其直接决定了钻机的性能和钻进效率,目前常用的是恒压变量泵控给进系统。本文以AMESim工程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恒压变量泵控制钻机给进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钻进复杂地层,分析给进系统的压力流量特性。在分析恒压变量泵与减压阀钻机给进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远控恒压变量泵加压力补偿阀组成的钻机给进节流调速回路的优越性。
信息工程
基于冲击脉冲法滚动轴承状态监测研究
薛光辉,赵新赢,吉晓冬
煤炭工程. 2013, 45(4):  119-121.  doi:
摘要 ( 700 )   PDF (520KB) ( 67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滚动轴承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一直是国内外发展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研究了冲击脉冲法的原理和评判依据,以洗煤厂渣浆泵滚动轴承组件为对象,利用冲击脉冲法研究了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问题,通过对洗煤厂渣浆泵轴承组件的跟踪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趋势分析,发现了该滚动轴承组件存在故障的结论,检修结果验证了判断结果的正确性。
煤尘和湿度对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影响研究
田红彬
煤炭工程. 2013, 45(4):  122-124.  doi:
摘要 ( 576 )   PDF (445KB) ( 56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建立矿井内煤尘和湿度对红外传感器影响的模型,采用嵌入式处理器LPC2129和红外传瓦斯感器MH-440V设计了瓦斯浓度实时测量系统,系统主要由上位机和瓦斯浓度检测终端组成,检测终端通过对模拟环境中的瓦斯浓度进行采集后实时发送到上位机,上位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接收、处理、分析、显示和存储。根据煤尘和湿度的特性,自建了模拟的煤尘和湿度实验系统,经过对红外瓦斯传感器进行了煤尘和湿度的影响实验,得出了煤尘对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影响呈线性的规律和湿度在一定时间内对红外瓦斯传感器的影响也呈线性规律的重要结论,成功建立了煤尘和湿度对红外传感器的实验模型。
煤矿轨道衡称重监测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
郑传行,陈建
煤炭工程. 2013, 45(4):  125-127.  doi:
摘要 ( 745 )   PDF (896KB) ( 6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针对煤矿生产监测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该系统实现了动态轻轨衡称重与视频监测的整合。文中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设计,并给出了其核心设备数据采集器、计量控制器的详细功能设计。该系统较好地完成了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称重计量、视频监测以及异常告警等功能,具有较好的组网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
基于三维建模的煤矿瓦斯抽采钻孔设计
徐乃忠,涂敏,韩磊
煤炭工程. 2013, 45(4):  128-130.  doi:
摘要 ( 800 )   PDF (486KB) ( 103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阐述了煤矿地层体建模方法,基于煤矿地勘钻孔建立了钻孔数据库和三维地层模型。分析了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和巷道三维模型数据库的建立,利用工程数据和地测数据建立了三维巷道。基于3DMAX软件平台开发了煤矿瓦斯抽采钻孔三维设计软件;该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绘制瓦斯抽采钻孔并优化钻孔设计,减轻了工程设计人员设计工作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为瓦斯抽采钻孔现场施工实现“安全钻、效率钻、经济钻”目的提供了科学参考。
工程管理
基于DEA回归和C-D生产函数原煤产能预测模型构建
陈翔,赵鑫,蔡炜凌
煤炭工程. 2013, 45(4):  131-133.  doi:
摘要 ( 468 )   PDF (520KB) ( 61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克服采用灰色理论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原煤产量的不足,本论文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选取了35家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釆用数据包络(DEA)和C-D生产函数,将预测原煤产量指标由掘进总进尺(A)、掘进工作面平均月进度(D)、原煤全员效率(F)修正为掘进总进尺(A)、回采工作面平均月产量(B)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E),建立了“基于DEA回归的C-D生产函数原煤产能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用于判断企业的原煤产能是否处于“相对有效”的生产前沿面上,也可用于“生产有效”企业原煤产量的预测。
选煤厂EPC总承包项目设备采购管理初探
密国强
煤炭工程. 2013, 45(4):  134-136.  doi:
摘要 ( 541 )   PDF (460KB) ( 5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选煤厂建设项目已广泛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设备采购管理是该模式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他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费用。因此,加强设备采购与设计协调、供应商评审与选择、到货接运检验方面的管理工作,对提高选煤厂EPC总承包项目设备采购管理水平,起到借鉴和促进作用。同时,对工程总承包企业在EPC总承包项目项目管理中,做好设备采购管理控制,保证采购质量、采购进度,节约采购费用,更好地实现EPC总承包项目整体目标具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