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旭琴, 宋猛, 程鹏等. 喷射式浮选机充气搅拌单元结构参数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10): 117-120.[2] 杨文旺, 武涛, 李阳等. 浮选机泡沫流速影响因子分析与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7, (02): 72-75+94.[3] 张世杰. 煤泥浮选过程中颗粒与气泡碰撞、吸附规律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4] 张世杰, 刘文礼, 赵树凯. 浮选气泡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煤炭工程, 2014, 46(12): 117-119.[5] 张世杰, 刘文礼, 赵树凯等. 起泡剂与充气量对浮选气泡粒度影响规律研究[J]. 煤炭工程, 2015, 47(03): 119-121+125.[6] 张晓鹏. 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质量的影响分析[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7, (03): 30-34.[7] 倪超. 柱浮选精煤细泥污染形成机理及抑制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6.[8] 郭柄霖, 杨润全, 王怀法. 叶轮转速与通气量对宽粒级煤泥浮选影响的研究[J]. 中国煤炭, 2015, 41(05): 99-104.[9] 刘丹, 李世厚, 文书明等. 浮选柱充气量自动调节的研究[J]. 矿冶, 2008, (01): 65-67.[10] 王红新, 夏文成, 杨建国等. 充气量和循环量对浮选柱气含率的影响研究[J]. 煤炭工程, 2011, (02): 85-87.[11] 赵勇. 高灰细泥影响浮选精煤质量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艾光华, 刘炯天, 曹亦俊等.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强化回收微细粒黑钨矿[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6(11): 3983-3990.[13] 刘建朝. 射流浮选柱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4] 潘浩, 李延锋, 戚向前等. 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不同充气量条件下煤泥分选效果研究[J]. 煤炭技术, 2017, 36(04): 303-305.[15] 周开洪, 程敢, 王永田. 粒度和密度组成对煤泥浮选的影响[J]. 矿山机械, 2012, 40(11): 8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