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炎光, 陆士良.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
[2]候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3]刘洪涛,马念杰.煤矿巷道冒顶高风险区域识别技术[J].煤炭学报, 2011, 36(12):2042-2047
[4]赵志强, 马念杰, 刘洪涛, 等.煤层巷道冒顶机理与预警方法[J].煤炭学报, 2018, 43(S2):369-376
[5]蒋力帅, 马念杰, 白浪, 等.巷道复合顶板变形破坏特征与冒顶隐患分级[J].煤炭学报, 2014, 39(07):1205-1211
[6]张农, 李桂臣, 阚甲广.煤巷顶板软弱夹层层位对锚杆支护结构稳定性影响[J].岩土力学, 2011, 32(09):2753-2758
[7]辛亚军, 勾攀峰, 贠东风, 等.大倾角软岩回采巷道围岩失稳特征及支护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05):637-643
[8]辛亚军, 穆利斌.高应力泥岩顶板巷道围岩失稳特征及控制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 34(03):519-526
[9]王平, 冯涛, 蒋运良, 等.软弱再生顶板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及其控制原理与技术[J].煤炭学报, 2019, 44(10):2953-2965
[10]张杰, 杨涛, 王斌, 等.王洼煤矿软岩巷道变形破坏及支护对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03):518-522
[11]贾后省, 王璐瑶, 刘少伟, 等.巷道含水软岩顶板锚索树脂锚固增效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05):938-947
[12]来兴平, 郑建伟, 陈建强, 等.断层影响区破碎煤岩体深层临界失稳范围确定[J].煤炭学报, 2015, 40(S1):1-5
[13]姚强岭, 李学华, 瞿群迪.富水煤层巷道顶板失稳机理与围岩控制技术[J].煤炭学报, 2011, 36(01):12-17
[14]姚强岭, 李学华, 陈庆峰.含水砂岩顶板巷道失稳破坏特征及分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3, 42(01):50-56
[15]郝育喜, 王炯, 王浩, 等.深井断层破碎带穿层软岩巷道锚网索耦合控制对策[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6, 33(02):231-237
[16]孟庆彬, 韩立军, 张帆舸, 等.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效应研究及应用[J].岩土力学, 2017, 38(05):1424-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