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鸣高, 许家林, 王家臣.再论煤炭的科学开采[J].煤炭学报, 2018, 43(01):1-13[2]杨志平.实测时间序列数据间隔提取处理方法及矿压超前预测[D].太原理工大学, 2022.[3]钱鸣高, 石平五, 许家林.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3版.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21:179-184.[4]宋振骐, 宋扬, 刘义学, 等.关于采场支承压力的显现规律及其应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1982(01):1-25.[5]宋振骐.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研究[J].学会, 2005(06):45.[6]贾喜荣, 翟英达.采场薄板矿压理论与实践综述[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9(Z1):22-25+238.[7]贾喜荣, 刘国利, 徐林生.采场矿压计算分析方法[J].煤炭学报, 1993(05):13-19.[8]贾喜荣, 李海, 王青平, 等.薄板矿压理论在放顶煤工作面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1999(02):71-75.[9]冀汶莉, 刘艺欣, 柴敬, 等.基于随机森林的矿压预测方法[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2021, 3(03):3-11[10]史元伟, 衣宪章, 陈社杰, 侯松林.用有限元法分析长壁工作面支架-围岩力学关系[J].煤炭学报, 1983(02):1-17.[11]钱鸣高, 张项立, 黎良杰, 等.砌体梁的“S-R”稳定及其应用[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4(03):6-11+80.[12]钱鸣高, 缪协兴.采场矿山压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 1996(02):17-20+72.[13]蒋宇静, 宋振琪, 宋扬.采场支架与基本顶总体运动间的力学关系[J].山东矿院学院学报, 1988, 7(01):74-76[14]王悦汉.液压支架初撑力及围岩蠕变对支架阻力特性的影响[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 1987(01):13-23.[15]S.S.彭, J.吴, 余荣鑫.如何确定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J].煤炭技术, 1988(02):6-9.[16]Wu Jian, Fu Qiang.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topcoal caving technology in China[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1998, 8(02):108-112[17]吴锋锋, 岳鑫, 刘长友, 等.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结构演化特征及支架工作阻力计算[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 39(03):499-506[18]杨胜利, 张鹏, 李福胜, 等.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层综放工作面支架载荷确定[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11):37-40[19]王永忠, 王崧玮, 山长昊, 等.倾斜分段开采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的确定[J].煤炭技术, 2018, 37(01):48-51[20]张可斌, 钱鸣高, 郑朋强等.采场支架围岩关系研究及支架合理额定工作阻力确定[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0, 37(02):215-223[21]宁静, 徐刚, 张春会等.综放工作面多区支撑顶板的力学模型及破断特征[J].煤炭学报, 2020, 45(10):3418-3426[22]龙驭球.弹性地基梁的计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